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论营销渠道与高校就业的契合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作者通过对企业营销渠道功能、设计要素及管理要素的分析,充分阐述企业营销渠道和高校就业工作在功能、设计要素和管理要素三方面的契合与创新,为高等院校促进毕业生持续充分的就业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52.
徐张杰 《理论月刊》2007,1(11):67-69
现代新潮是哲学与社会融和文学之反映。它包含着复杂的历史进程中的时代感,也体现着具有不同艺术品位的个人与流派自主鉴赏的现实意义。现代新潮自西方兴起,文学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开始了向传统意识的反叛。中国现代新文学也随着受其影响,"五四"后,以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创作倾向为载体的现代新潮涌入中国,其效仿创作曾一度斐然。到30年代又逐渐消失,现代新潮与新文学契合,给人留下思之不尽的遐想。  相似文献   
53.
谷万里 《学理论》2009,(30):247-247
美术与文学用自己所特有的、现实的方式,去接受外来的、其他艺术的影响,吸取对方艺术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美术帮助文学作品充满厚重或灵动的美感,文学帮助美术日益完善深刻。它们都是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作者所思所感,找到它们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54.
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具有很多内在的契合和呼应.概而言之,和谐社会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身的三重内外和谐,而佛教众生平等的自然观,慈悲济世的社会观,以及对心灵环保的重视,恰恰体现了这三方面的和谐追求.所以,吸收佛教思想中有利的部分,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5.
"红船精神"是高度概括的建党理论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建党百年的背景下,将作为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与新时代检察理念契合作为研究对象,对传承"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契合表现在三个向度:一是检察政治定位意识的"奉献性";二是检察工作产品观念的"奋斗性";三是检察业务系统思维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6.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在物质条件、社会秩序结构、法律文化本位、法的人性基础以及对法本身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悖反与冲突,而在刑罚的谦抑性、对权力的限制以及人权保障等方面又有相契合之处,但冲突与悖反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应当在现代法治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现代化路径,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中国现实制度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积极的社会和谐强调稳定基础上的社会协调,是中国共产党必然的理性选择。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作为政党意义的实际存在,体现参与积极社会和谐构建的重要价值,并借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契合。  相似文献   
5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5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2 1世纪时代发展的主线 ,是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的新概括 ,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已经达到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60.
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对法院调解制度的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红 《律师世界》2002,(10):31-33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是十分广泛的,调解制度的优化更新也是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民事诉讼中历来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居高不下,并逐步形成与计划经济相契合的调解主导型审判方式,然而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旨趣却相去甚远,随着这种体制的逐渐老化、僵硬,缺点弊端不断暴露,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迫在眉睫。一、调解制度之历史探源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采取调解方式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法院调解制度肇始于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