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巩在峰  吴宁 《求索》2013,(10):93-96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思想流派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洛·庞蒂和萨特。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了现象学、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要素,表现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反思现代性的使命,力图超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并通过扩大理性或包容非理性来克服合理性的危机。这是一种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在文化自主问题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含混姿态。  相似文献   
102.
刘娟 《法国研究》2000,(1):145-150
人的心灵是和自然相协调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随着人的生命的展开,人的心灵缓慢而逐步地发现或重新认识其本身所具有的作为自然规律一部分的结构。因此人是个体化的存在部分或存在,而这种存在是本质借以存在和认识其自身的手段和必要条件。作为存在者的人,其理性─—“逻各斯”(logos)──则去发现并通过它的发现去揭示在它完成这些发现的时候人类社会的确切状态。柏拉图(Platon)把生命看作为光亮投射在洞穴墙壁上的不断移动的影子,或者把存在看作永恒的海洋上的毫无价值的泡沫或水珠。存在主义的基础──苏格拉底主义…  相似文献   
103.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生成过程中理解人的意义,这样的理解是一种"信仰"。觉"知"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之"情",立"人类解放"之"意"——这是一种"知"、"情"、"意"相结合的"信仰"。基于人的生存实践来解读"信仰",这既立足个人的"感性"的生存体验,又阐明了人的历史生成性,同时又强调人的"类"的"继承性"。以历史的"类"的"继承性"和基于能动的实践生成性来对应所谓纯粹逻辑的或者直觉体悟的"先在性",无疑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4.
屈明珍 《求索》2010,(1):113-114,140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自我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观点有一个转向:早期她在小说中表现的是两者关系的“冲突性”;后来在她的哲学论著中,她论证了自我与他人可以超越冲突,建构一种“相互性”的关系。正是这种转向使得波伏瓦在这一问题上突破了萨特的局限,显示了自身哲学上的创新能力,并为存在主义哲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5.
任泽 《求索》2013,(11):105-107,43
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本主义哲学流派,对文学、艺术、教育、伦理、宗教、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存在主义鲜明地把存在视为"人的存在"而其他的一切都只是"在者",认为只有人的存在才使一切"在者"赋予意义。因此,把人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且注重人的选择、人的情感对人发展的作用。存在主义被纳入我国教育学研究者的视野,是教育学研究主动向其他学科寻求滋养、不断走向开放性使然。存在主义在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从排斥到开放融合的转变,从研究价值取向、话语表达和写作方式及研究方法上对当前教育学研究予以观照。倘若用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审视当前的教育,对修正和检讨现实教育中的不足,仍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王筱莹 《学理论》2009,(19):13-14,69
萨特的《禁闭》以“地狱即他人”闻名于世,同时人们对其又有刻意或无意的误解。剧中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这是“一种乐观主义,是一种行为学说。”由于时代的限制,存在主义只是一种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无法摆脱其自身的矛盾,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扬弃,萨特自己也承认,“我骨子里是柏拉图学派的哲学家,先有知识后见物体……我把自己杂乱无章的书本知识和现实情况的偶然性混为一谈。由此产生了我的唯心主义,后来我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得以摆脱。”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主义仍可以在当今现实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努力唤起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作为人的尊严感”。  相似文献   
107.
存在主义为世界的荒诞性提供了哲学基础,荒诞派戏剧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诞生。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荒诞派戏剧作家的主要作品,探讨了荒诞派戏剧是如何体现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进而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和荒诞性。  相似文献   
108.
现代性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统一性规范的缺失,亦即没有标准的选择的存在主义的焦虑。现代性这一难题的根源就是启蒙,启蒙在破除了神圣权威的同时造成了现代性的分裂,因此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9.
评安部公房文学创作的寓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部公房是日本现代派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学创作的特色是运用超现实的寓意表现揭示现代人的种种生存困惑,探索人的存在意义。他在作品中常常通过“封闭的空间”、“流动之物、变形之物”、“荒漠”来象征性地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孤独、苦闷和无家可归的感觉,督促人们反观自我,认清自身所处的社会的荒谬,从而奋起与命运抗争。因此,读来不仅不觉其荒诞,反而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这一艺术特色正是安部公房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0.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流派,它们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对女性和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存在很多分歧。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妇女应该拒绝她们的身体以及她们与自然的联系,强调超越女性的他者性,梳理女性主体意识。生态女性主义则认为妇女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的,妇女解放与自然的解放是相互联系的工程,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的统治下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