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1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笔者探讨刑事错案是在司法救济和法律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是将刑事错案与刑事错误严格区别的前提下展开的。从实务的角度看,刑事错案应具备四个基本特点:一是已经作出了有约束力的刑事司法决定,被告人(罪犯)不能迳行上诉;二是经过法定的程  相似文献   
12.
熊英灼 《求索》2012,(3):164-166
案件质量评估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案件质量评估制度来强化监督是在放权和监督之间的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案件质量评估制度是实现法院"公正与效率"的导向体系,是督促全国法院最大限度内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法院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我国三大诉讼法设置的审判监督以及法院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外部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党的监督、陪审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为纠正法院错误的生效裁判提供了救济渠道,对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实现最终的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秋天 《中国律师》2012,(1):48-49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与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通过的,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部分规范作了修改。虽然《民事诉讼法》对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持续增多,新的案件类型不断出现,现行民诉法的规定在某些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裁判要旨】民刑交叉案件中,民事判决在先而刑事判决在后的情形下,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和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相左的,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在先的民事判决予以纠正。■案号一审:(2009)津法民初字第1700号再审:(2011)渝五中法民提字第13号  相似文献   
16.
人物简介:杨全心,1950年1月出生。67届高中毕业后1968年11月去湖北黄冈农村插队落户;之后,当过工人,参过军;1977年9月考取武汉大学哲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先后任湖北省委办公厅信访处,省委、省政府信访办副处长、处长;1989年11月调回上海,先后任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局长助理,卢湾区区长助理,市司法局副局长;2002年2月任市委、市政府信访办主任;2007年2月任第十二届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2008年2月任第十三届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司法体制改革攻坚之年。甘肃省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检察优势,拓展检察职能,延伸监督触角,继续把服务甘肃发展大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拓展和丰富"两联系、两促进""保民生、促三农"等专项活动的内涵、方式、途径,从更深层面和更广程度上,全力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以开拓创新的思维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甘肃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在解析民事再审程序的含义与功能,正确认知我国《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程序的现有制度,针对现有程序在立法指导思想与民诉再审启动主体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明晰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我国刑事二审程序中的特殊原则,对保护被告人依法行使上诉权、促进检察机关和法院有效履行职责具有积极意义。但该原则在立法上存在缺陷,实践中可能导致对被告人的"曲线加刑"。故需要采取措施完善该原则,使其得到全面、真正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曾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部分规定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