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郑州文化路与优胜北路交叉口附近一家KTV的小包厢,光线明亮,房内除了长沙发、桌子和大屏幕之外,还摆放着一架钢琴,让房间显得有些拥挤。"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朵雨做的云……"K歌培训师王颖弹着钢琴,一旁站着的詹女士面带微笑哼唱着。一首唱完,王颖拍手说:"不错,比上次又进步了。"说着,她在面前的册子上记录着什么。"学生刚开始上课,先跟着钢琴唱调子更准一些,进步了再拿话筒唱。"王颖说。  相似文献   
62.
足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头、躯干、四肢都是按一定比例生长的,所以,人的体态与足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实验总结出利用足迹分析体态的诸多方法。通过在本单位收集大量平面足迹样本,对足迹样本的足长、足宽和捺印人的体重进行测量、记录,运用excel软件建立足迹数据和体态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针对方程的回归显著性进行相应的F检验,为本单位和友邻单位利用现场足迹分析体态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3.
作为多媒体技术的核心及关键,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它的进步和完善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借此背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应用于视频通信中的HPEG-4技术及其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4.
陈启清 《人民司法》2012,(10):47-49,1
交通信号灯黄灯亮时驾驶人的通行权受到限制,限制的目的在于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立法的价值取向在此非常明显,即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必须在合理范围内限制个人的通行权利。因此,在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体系下,闯黄灯系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65.
《湘潮》2007,(6)
中国画的全面复兴促使工笔画也以开放的包容性向其它艺术门类借鉴吸收。从构图、材料上看,与工艺化视觉形式的造型艺术更类同,特别是平面构成原理的渗入,使工笔画的形式感不但在造型上得到了提升,更使其图式定律得到了归纳统一,平面构成的审美法则嫁接于工笔画,不论从审美创新的立场,还是从拓展中国工笔画传承空间的角度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6.
足迹是刑事案件现场中出现率最高的一种痕迹,对于案件的侦破工作而言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其中,残缺足迹和足迹现场平面分布图的利用对于正确分析案情,迅速查找犯罪嫌疑人,快速引导破案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7.
从扫描仪的应用价值入手,将固定和记录平面痕迹物证的传统方法与平面图形图像扫描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着重阐述了对平面痕迹物证原件及其复制品采用扫描仪进行采集的优越性,探讨了在平面痕迹物证采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图形图像直接扫描技术作为替代传统采集技术部分功能的可行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68.
传统的法学理论以内在论(立体论)方法探析法概念及其所涉及到的规范、价值和事实3范畴。因果论摒弃了内在论探究法的本质的方法,把法律事实、规范和价值看作是因与果、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而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法律的元概念是法律文本。政治与经济现象并非法律本质,而只是影响法律文本的作为原因的社会事实。规范文本尽管可能会受到自由裁量权的影响而产生词义错位,但只有立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规范文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69.
王迁 《法学》2020,(4):154-165
根据平面美术作品描绘对象的性质,可将其"造型"区分为"形象"和"图形"。这种区分并不影响对美术作品的认定,但与著作权法保护平面美术作品的范围有密切关联。对"形象"进行从平面到立体的再现构成对美术作品的复制,对"图形"进行从平面到立体的再现并不构成对美术作品的复制。对"形象"和"图形"的识别可采用"假定立体物在先测试法",即假定争议造型最先以立体物的形式出现,并评判该立体造型能否作为立体作品受到保护。如果可以认定为立体作品,则最先描绘该造型的平面美术作品就创造了"形象",反之则仅创造了"图形"。因此,并非对所有平面美术作品都可进行从平面到立体的复制。近期涉及设计效果图的案件因未能区分平面美术作品中的"形象"与"图形",其判决结果并不适当。  相似文献   
70.
陆婷 《法制与社会》2014,(14):21-22
著作权法未明确规定异形复制,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异形转换保护标准不统一,同案不同判。本文首先从案例入手,进行对比,指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国外相关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最后提出异形转换不应当区分客体保护以及复制认定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