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张静 《中国减灾》2012,(9X):16-17
<正>2008年5月以来,笔者先后多次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如何抵御无形的灾害?"这一问题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地图上划过一些思考。援助对象不论是地震还是泥石流,在生命救援的一线及灾区安置点大量存在不同群体的心理危机。作为心理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援助谁?即,生命救援宣告第一  相似文献   
12.
警察卷入枪击事件是职业生活中的极端应激源,枪击事件将引发正常的应激反应,当个体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无法应对该事件时,这种正常反应将发展出创伤性应激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探讨警察卷入枪击事件后的应激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而提供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干预对策,对警察的心理健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言行如愿     
言语行为受个人的意志支配,说什么、做什么往往有明确的目的。有时话脱口而出,行动凭着应激反应,但也有个目的在里面,只是来不及细想,来不及明确地表达出来。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言行符合自己的意愿,但事与愿违的情况也不罕见。失言、举止失当,乃至危难之际操作失误都可能出现。有人曾慨叹,别人都可能靠不住,只能相信自己,这想法并不全面,其实自己也可能靠不住。  相似文献   
14.
警察是承担高应激、高对抗性、高危险性工作的特殊群体。警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其中警察开枪后出现的应激反应受到极大的关注。警察开枪后应激反应有三种不同的形式,针对应激反应的病因到出现标志,进行心理预防和干预,对维护和促进警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到犯罪嫌疑人暴力袭击的案件逐年增多,民警在遭到袭击的时候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不知如何有效的利用一些战术基础动作发挥武器的优势。文中从当前民警自身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些训练手段提高民警应激反应速度训练和强化快速出枪训练,最终提高民警在紧急状态的有效应对能力,以此来提高一线民警的执法战斗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曲宝钧 《共产党人》2008,(11):12-12
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发生8.0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给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的展开,理性面对灾难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及行为,充分关注灾区青少年(特别  相似文献   
17.
殊死搏斗是警察在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以下简称严暴犯罪)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抉择。严暴犯罪往往具有案发突然、手段残忍、危害连续、拼命拒捕等特性,现场充斥威胁、压力、恐惧、混乱等不确定因素。身临其境的警员在面对这种威胁生命的冲突时,通常会经历因战斗恐惧而引发的极度不适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应激反应对于个体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引起个体应激反应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青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青年比其他年龄群体更容易产生过度应激反应。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青年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增多,尤其在适应社会方面,应激反应会增加。各级组织,应该帮助青年学会适应与控制应激情境,建立适宜的应激反应水平,培养提高青年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曾莉  吴玉婷 《人民论坛》2012,(14):106-107
通过对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小学生的受灾情况和所体验到的生活压力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在遭遇的生活压力事件数量上还是在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上,高受灾组与低受灾组差异均非常显著。调动更多积极的社会支持,以及长期而专业的心理辅导,将是灾后小学生心理恢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希望Ⅱ号对被动吸烟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希望Ⅱ号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暴露于实验室空气中,模型组每日暴露于香烟烟雾3 h,持续45 d,至第16天开始给药,第45天处死小鼠,分离心脏。检测心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Cu-ZnSO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心脏组织形态学观察,计算心脏胶原纤维面积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TGF-β1)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u-ZnSOD、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心肌纤维比显著增加(P<0.05),心脏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希望Ⅱ号低、中、高剂量组Cu-ZnSOD、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PO活性、MDA含量、心肌纤维比、心脏TGF-β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希望Ⅱ号对被动吸烟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与调节心脏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