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3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271篇
中国共产党   1028篇
中国政治   1101篇
政治理论   251篇
综合类   3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要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官兵成长成才的需要,注重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2.
《山西政报》2007,(3):F0003-F0003
王珍如.1966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和顺县喂马乡喂马村,受家庭和农村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晋剧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1979年考入晋中艺校.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认真学习了各专业课程,主攻须生。从艺20多年来,在50余部剧目中饰演了不同类型的角色,如《杀惜》中饰演宋江,《下河东》中饰演赵匡胤,《齐王拉马》中饰演齐王,《三关明月》中饰演佘太君,《杀驿》中饰演吴承恩,《空城计》中饰演诸葛亮,  相似文献   
33.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学校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进步,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学校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困惑。  相似文献   
34.
最近,有位著名作家在报刊发表文章,题为《门外谈诗》,声称他爱诗而不会写诗。我想借用其题意,叫做“门外谈人才”。  相似文献   
35.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好措施、好办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成果,从符合新时期青年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抓住重点环节,努力建立健全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36.
把握儿童成长规律,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未来人才,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试图从现实教育的角度剖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儿童权利保护对国家、民族以及和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儿童权利保护的途迳。  相似文献   
37.
张驰 《法人》2007,(2):60-63
做企业赚钱是手段,打造一流的品牌学校才是目的。季秀兰坚守的这种信念,一度让她的企业成为办学的造血机器,她所钟爱的温州越秀学校也因此独树一帜——季秀兰正以她的方式实践着一个企业家的公益理想,让民办学校拥有一个公平的成长空间依然是她心底的渴望  相似文献   
38.
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05,(6):8-10
一、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不断增多,流动儿童在随父母流动的过程中权利保护问题日渐凸显。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过程,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  相似文献   
39.
透过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研究我国就业制度及就业文化对青年人才成长模式的影响,使用"算计途径"、"文化途径"、"路径依赖"等概念工具,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提出针对我国当前就业制度变革的深刻启示:引导新制度创立与去除旧制度的障碍相结合;促进社会文化认知的改变,形成新的就业文化;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40.
张瑜 《工会博览》2010,(13):19-20
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是党中央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战略目标。加强女职工素质建设,是强化新时期工会女职工工作的需要,也是工会推动首都女职工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回顾女职工素质提升60年历程,联系首都工会女职工工作实践历程,探讨女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