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专有技术,从科技角度,又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从商品角度,也称“商业秘密”。这是科学技术随经济发展日益商品化的产物,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我国早在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项中就有规定专有技术“是指未公开过,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备、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当时仅限于产业性信息,而不包括诸如市场行情、购销渠道、促销手段以及企业管理、广告、财务等商务性信息。  相似文献   
42.
刘新权 《知识产权》2007,17(1):48-52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扩展性、复杂性、信息易得易复制性等特点加大了在网络环境下保护和管理技术秘密的难度。本文分析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在网络环境下保护技术秘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详尽可行的解决方案。认为企业应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注意对技术秘密的保护,并针对网络上侵犯技术秘密的特点,强化硬件装备,在技术上保证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止网络黑客从外部窃取技术秘密。同时,制定并落实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防止技术秘密被内部人员泄漏。  相似文献   
43.
于飞 《知识产权》2006,16(4):65-69
传统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不能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此观点虽有相当理论依据,但亦值得反思。《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突破了传统理论的障碍,确立了技术秘密交易中的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值得肯定。本文对知识产权领域中保护善意第三人的理论障碍及该障碍之克服进行了讨论,并对技术秘密交易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要件和效果进行了精细化,以求实现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4.
罗晓霞 《行政与法》2012,(6):113-116
由于技术秘密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内容的广泛性,现实中有人随意地将一些不属于技术秘密的技术信息纳入技术秘密的范畴请求保护。由此,法院在审理技术秘密的案件中,有必要分清受保护的技术秘密和不受保护的公知技术,将技术秘密留给权利人,将公知技术留给社会公众。在这种平衡过程中,合理确定技术秘密的范围是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反垄断法起草小组顾问王晓晔在社会科学院学报中一篇文章中提到:知识产权同一般财产权一样,最重要的特点是专有性。即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使用其专利或者有着保密措施的技术秘密。正是因为这种专有性或者排他性,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通过其智力成果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一定地域内就某种产品的生产或者销售取得垄断地位,进而获取垄断利润。这表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与反垄断法之间存在着矛盾。  相似文献   
46.
随着杜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参与市场经济的成份也不再是单一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一些外国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民营、私营企业应运而生。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存,无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企业间的人才竞争也因此愈来愈激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之相伴的诸如企业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流失等问题;企业的兼并、分立、破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员工失业。下岗,导致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和生活保障受到冲击。错综复杂的劳资关系、劳资纠纷,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为劳…  相似文献   
47.
做好企业技术秘密的保护工作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是入世后我国企业和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增强干部职工的保密观念 ;建立健全保密制度 ,并狠抓落实 ;经常开展保密检查 ,消除一切泄密因素 ;运用各种保护性措施 ,是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8.
对超过二年诉讼时效的技术秘密侵权案件 ,若权利人未采取法津行为要求保护 ,应视为放弃该项技术秘密的权利。技术秘密权利人的权益应当得到保护 ,侵权人后续改进的先进技术也应当得到尊重。审理技术秘密侵权案件 ,判令停止侵权时 ,应考虑该技术的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49.
<正> 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专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因科学技术在推动一国经济腾飞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如何保护发明创造者,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就成为各国立法共同研究的课题。我国在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开放技术市场后,也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应该  相似文献   
50.
2月26日上午,随着审判长、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朱理敲响法槌,浙江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兴中华化工公司”)等与王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龙集团公司”)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上诉案最终落下帷幕。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终审判决被诉侵权人王龙集团公司等赔偿技术秘密权利人1.59亿元。由此,该案也成为人民法院史上生效判决赔偿额最高的侵害商业秘密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