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49篇
中国共产党   872篇
中国政治   1172篇
政治理论   398篇
综合类   68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把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举 ,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断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度的人民民主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 ,还包括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 ,坚强有力的执政党的领导 ,廉洁、高效的政府 ,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 ,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等等。这诸多丰富的、不断发展的内容 ,构成了政治文明互为条件的整体 ,对此需要全面地把握。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精髓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32.
规范执政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执政权力与人大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也是一个需要在宪法原则精神指引下认真探索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从现阶段的国情和实际出发,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完善人大制度、发挥人大作用的关系。  一、党在政治上领导人大, 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优势和特色  …  相似文献   
33.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有:关于政治改革的一些谈话隐含着“文明三分法”、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功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三个方面。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工会组织致力于企事业扩大基层民主,保证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之一。企事业的民主建设实践不仅将进一步推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而且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5.
政治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政治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不可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政冶文明,就没有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36.
政治是一个价值系统,是现实社会的具体价值领域.人们在政治领域里追求和实现着各种不同的价值.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灵魂,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历史高度.本文探讨了政治的价值特征、政治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原则、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论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概况和我国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指出政党制度体现了宪法的基本精神,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实质就是维护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38.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民本思想是其中最为精粹的部分之一。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以民为社稷之本,以民众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与标准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与学说的总称。民本思想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尚书·盘庚》中就有“重我民”之语。西周政治家周公吸取商亡的教训,提出了“用康保民”的主张,开启了民本思想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延续并进一步发展了商周以来的民本思潮。自此以后,经汉代贾谊、唐太宗李世民,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张居正、黄宗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孙中山更是赋…  相似文献   
39.
周颖 《前进》2005,(9):49-50
一、我国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公民理性程度大大提高,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1)市场经济的“自治”性质,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和规约机制。相对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有三个显著特点,即明晰的产权制度的界定、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法治经济。仅仅由于这三点,就足以培育一个“自治”的公民社会。国家界定个人产权,就是明确了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的最后基地。在此基础上,市…  相似文献   
4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