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12篇
中国共产党   274篇
中国政治   323篇
政治理论   219篇
综合类   2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关于提高制度反腐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文章认为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制度反腐的重要性,也应深入思考制度反腐的有效性。反腐败取得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加快构建反腐制度体系,更在于不断提高制度反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本文就中国共产党执政有效性的含义、与合法性的关系、路径选择三个方面,概述了当前学界的代表性观点,以促进学界对此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刘汶 《理论月刊》2006,(1):139-141
要正确评估政治道德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是必要的。政治道德有效性的评估标准包括价值标准和指标体系两个方面,其中指标体系主要有:公众的满意度、良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道德主体标准。政治道德有效性的评估可以进行量化分析,但是量化分析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94.
环保执法呼唤公正,环保执法呼唤廉洁,但环保执法同样呼唤艺术。事实证明,只有讲究艺术的高水平的环保执法才能最充分地实现法律的权威性、科学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在我国的现阶段,“合法性”概念的使用有被“误置”的潜在可能性。本文针对人们对“合法性”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澄清了有关“合法性”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指出“合法性”完全有别于“合法”,“合法性”有特定的运用领域,文章也对“合法性”与“合法化”及“有效性”与“合法性”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96.
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妇联组织具有现实的必然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非公经济妇联组织要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是将性别意识纳入政府、人大、政协决策的主流——政策和法律保障;二是党建带妇建——组织保障;三是合理地利用妇联组织的两种身份——策略保障;四是协调好与工会的关系——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97.
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按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的要求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理论及实践操作上存在的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反映了颁布<条例>的紧迫性;求真务实决定党内监督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98.
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选好主题是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选好时机是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创新方式方法是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只有结合企业实际,选择不同的教育主题,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采取灵活多样、员工群众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才能真正达到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
一些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规范,造成了后续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只有从转变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方式入手,整合、提高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把它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来,形成课内课外教育长效机制,才能使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得到提升,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0.
佘俊凯 《法制与社会》2011,(18):232-233
大学是人才之摇篮,大学生是国家之未来。如今我国的法治建设正朝纵深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完成了有法可依的历史任务。在接下来的法治建设中,加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配套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在现今条件下培养具备良好法律意识的大学生对我国今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从而形成有秩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认为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两种法律意识,即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应通过构造法治之现实和构造法律之真实这两种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