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532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506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山东剧作家的杂剧作品中存在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剧作,这些女性生活剧全方位地描绘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甚至江湖、战场上的生活图景.女性剧集中体现了男性作家立足于闺阁的传统女性观及对女性苛刻的伦理期待.女性在剧中体现出基于男权社会需要的实用价值,兼备"物品"和"工具"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公司僵局处理是美国公司法上的一项常见制度。从《美国标准公司法》以及有代表性的州法之规定来看,按照形成公司僵局的公司机关,公司僵局可以分为两类:董事会僵局和股东会僵局。从表面上看,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来自股东或董事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来自公司的制度安排和闭锁公司的组织形式。为了打破公司僵局,美国公司法中发展出以期待利益落空理论为基础、以法院司法介入为手段的多种解决公司僵局问题的方案。我国应该建立一种以强制股权置换和强制解散公司为主要方式的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期待可能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同时说明了该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之义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期待可能性是刑法中规范责任论的核心内容,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获得了普遍认同,我国刑法也有必要移植该理论。在判断标准上,应采取类型人标准,而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16.
贾颉 《法国研究》2013,(4):77-82
传统文学理论重视作者和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读者这个群体。接受美学则开始重视读者这个概念,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审美维度。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价值更多地在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同时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期待视野。也正是由于这一观点的提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读者这一角色开始被理论家重视。本文尝试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旅法作家戴思杰的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篇小说在中国和在法国的接受情况,接受差异,以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火红五月,花满云岭。在这个播种希望、放飞理想的时节,改版后的《党的生活》,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您的面前。这次改版,是省委党刊落实中央和省委求真务实执政新风的实际行动,是顺应广大读者新需求、新期待的积极举措,是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的又一次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党的生活》是我省舆论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殷  相似文献   
18.
1月中旬,广东省"两会"期间,有省政协委员谈到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某村出现拖欠农民的房屋拆迁补助费。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马上打电话要求河源市纪委立即彻查。虽然是周末,但仅2小时后,河源方面就回复:确有此事,立即落实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三清言 《江淮法治》2013,(24):18-18
近日,因恶意排污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环保社团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诉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吉林油田立即停止违法排污,支付人民币6075万元用于恢复其污染的渗坑周边等地的生态环境.承担本案诉讼和执行而发生的合理费用。目前该案件已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12月3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20.
肖泽晟 《清华法学》2013,7(1):59-72
对我国行政案件起诉期限起算点作出严格解释,已经成为行政案件进入法院的巨大障碍.起诉期限制度的存在目的之一在于,基于诚信原则,促使原告及时行使权利以及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无论是按照日本的“现实期待可能性”基准,还是美国的发现规则和持续违法理论,都应以起诉人发现诉因之日或者现实期待起诉人可以行使权利之日,作为行政案件起诉期限的起算日.因此,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和行政事实行为致害赔偿诉讼案件的起诉期限起算日应为足以期待起诉人起诉的“诉因”出现之日,即起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主体、行为结果、行为的重要理由、具体损害等足以认定被诉行为违法并带来损害的关键事实之日;对于行政法上不当得利返还诉讼,则应以起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成立之日为起诉期限起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