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235篇
中国政治   256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2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失地对于农民来说本不应当是坏事,因为它给农民提供了告别传统生活方式、进入城市社会和分享现代文明的契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数以千万计的失地农民却沦为了务农无田、务工无岗、社保无份的边缘化群体。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并不在城市化本身,而是多种制度、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农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以及政府职能错位和农民维权组织缺失等,都是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72.
行政垄断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应该明确在反垄断法语境下行政垄断的基本含义。尽管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在未来的反垄断立法中应该可以通过彼此整合而共同存在。要根本克服行政垄断需要包括反垄断立法在内的多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制定反垄断法只不过是根除行政垄断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73.
自德国产生“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以来,其在德国的判例与学说中不断发展、繁荣。我国现也有不少学者在对其加以研究。其中最困难之处在于如何解释“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与“债权相对性”之矛盾。笔者从契约效力根源的角度提出“系统契约论”,解释了“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之理论根基,认为我国应引进此制度,并将其继续应用到“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与侵权法之边界等问题,也附带地以“系统契约论”解释了契约法上之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74.
现在能舍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舍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不合时宜的。“兼顾公平”过去做得很不到位,今后确需予以纠正,但不能以此全盘否认“效率优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一需力避非辩证直线思维方式的影响,二需排除中国传统文化中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75.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立身之本。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诚信缺失主要表现的基础上,从社会转型、价值观道德观的迷失、教育的失误和制度问题等角度揭示导致诚信缺失的深刻根源,并从加强道德规范、制度规范、法律规范三方面探讨构建诚信社会之对策。  相似文献   
76.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成为检验政权是否稳定的试金石。苏联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失误是苏联大厦崩塌的重要促因,大俄罗斯主义是其思想根源。“一种语言”的文化单一制是民族矛盾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民族问题上的失误直接触发民族的分裂。  相似文献   
77.
建立社会制约机制推进反腐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花 《学习论坛》2002,(10):47-49
发展社会民主 ,理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建立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 ,是根治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论述了现阶段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 ,深刻剖析了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进而提出了建立社会制约机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8.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发仁 《实事求是》2002,31(3):11-14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是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反动政治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体现 ,是适应国内外敌对势力政治需要的一种反动的社会思潮。它是妨碍新疆稳定与发展的一种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是可能导致新疆发生动乱和不得安宁的主要思想根源。对此保持清醒认识 ,是我们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 ,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东突厥斯坦”思想体系的反动实质翻开新疆近代的历史 ,随着我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势力对新疆的入侵 ,于 19世纪后期泛伊斯兰主义与泛突厥主义传进了新疆 ,并同新疆的民族分…  相似文献   
79.
目前,有些人以为"讲政治"就是重复过去"文革"期间的"突出政治",弱化经济工作,否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认识根源就在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为了从理论上搞清这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当前"讲政治"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讲政治"提供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不是简单地被经济所决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政治…  相似文献   
80.
社会形势中的不确定性是指国际国内形势中对我国安全与稳定有可能产生严重影响乃至全局性影响的潜在因素。它具有参量增多,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变量剧增,引发各种突发事件的概率提高;能见度差,演变过程与趋势不清晰等主要特征。所以,必须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形势中的不确定性,努力把握由模糊关系和偶然性造成之不确定性,建立社会形势“安全阀”、“缓冲带”,提高控制有组织犯罪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