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235篇
中国政治   259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2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在司法实践当中,人民法院改变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而作出有罪判决的情况并不鲜见。而人民法院能否改变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直接判决被告人有罪.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文定,探刨根源.也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项的规定,即“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2.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法轮功”邪教组织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中国近代外交,李鸿章是不可回避的人物,作为晚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执行者与直接参与者,他的外交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及外交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试在历史时代背景下分析影响李鸿章外交政策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994.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对苏共垮台原因长达10年的思考。深入透视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根源,可使我们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重大意义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生尚法理念的缺失的根源亦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惯性效应,现行法律异态运行的强烈阻碍是大学生尚法理念缺失的深刻社会根源。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附衬,法制教育停留在"知法"的层面,理念的培育抛在素质教育之外,是大学生尚法理念缺失的学校教育根源。培育大学生的尚法理念,法制教育为一个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6.
腐败作为一种世界文明的社会公害,其实质是以权谋私。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不能归咎于权力与市场之间存在联系,更不能简单地加罪于权力进入市场。因为政府权力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市场失灵的缺陷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干预。权力的商品化才是腐败的内在根源,所以必须确切定位市场经济中的权力,按权力限度原则和法制规范原则设定权力的边界,在转变政府职能和防止权力腐败的基础上建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拉美反美主义由来已久,无论是其持续时间还是影响范围,在世界反美主义浪潮中都值得关注.拉美反美主义长期存在的主要根源是美国长期以来在拉美实行一系列霸权主义政策.只要美国不放弃对拉美的霸权主义政策,拉美反美主义就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出现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98.
经济上的窘迫性、能力资源欠缺性、享有社会权利的不足性、社会生活的低层次性、贫困的群体性和集中性以及心理的不稳定性与承受能力的脆弱性,是宁波也是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农民工贫困表现的主要特征.根源主要在于正式制度的障碍和缺陷、非正式规则中软性制度的惯性与束缚以及相关实施、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中国城市农民工贫困问题的解决,除了从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入手,强化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的建设外,还必须在城市给农民工一个尊重和自我尊重的社会空间,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99.
政党轮替与民进党上台后,台湾社会治安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止,相反,各项指标显示岛内社会稳定形势仍不容乐观。2000年后台湾治安持续紊乱与其社会转型密切相关,陈水扁当局“政治挂帅”也难辞其咎。虽然岛内公民社会的建构、民众理性的觉醒及当局管理的增强,客观上有利于改善总体治安形势,但“统独”纠纷及台澎最终政治定位将长期困扰其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秦宣、郭跃军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国内学术界对时代问题的争论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源。学术界从不同的立场、观点、角度出发,判定当今时代的性质,形成的观点存在着很大差异。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认为,就时代性质而言,人类自20世纪初以来所处的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资本主义仍然占经济地位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