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以司法规律为指引,以检察工作为出发点,从刑事诉讼翻译制度为切入点,检视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依照司法规律重构该制度。  相似文献   
62.
保险代理人制度是保险中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自1992年引入保险代理人后,保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但 相对于保险代理人队伍的迅猛发展,我国保险代理人的主体法律制度存在着保险代理人资格之授予主体不适当;保险代理人资格消 极条件的规定存在明显漏洞;代理人能力级别制度之缺失,应参照各国和地区立法例,力臻完善,以促进我国保险事业有序、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63.
侦查权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侦查机关的公权力,侦查权的运用极易引起对当事人权益的侵犯,必须加强侦查权的监督。由于侦查权的外部监督乏力,侦查机关业已建构了侦查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控制体系。本文通过对侦查权内部监督体系的检视,探索完善侦查权内部监督体系的进路。  相似文献   
64.
线人作为秘密侦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犯罪侦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各国的立法来看,大多涉及线人的概念、分类与性质,线人使用的程序性控制机制,线人的功能、风险与证据问题。我国刑事立法应当借鉴国外有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刑事侦查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人制度,以服务于我国刑事侦查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65.
王敏 《法制博览》2013,(11):231+229
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范围在实践中问题较多,现行民诉法第一百五十六将民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对于解决实践中民事裁判文书公开范围混乱的局面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仍然忽略了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笔者认为应该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的民事裁判文书纳入我国民事裁判文书公开范围之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66.
目前,《我国人民陪审员法》通过界定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区分机制使得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然而,目前立法仅是初步确立了事实审与法律审的适用,并没有明确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具体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区分机制及其相关理论存在自洽性危机,人民陪审诉讼机制仍存在复杂化、冲突化。应当基于法意与人情之间的交互逻辑关系,厘清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区分机制的法理,优化我国人民陪审员实质参审,使之获得民意认同与公众支持。  相似文献   
67.
68.
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在梳理其内涵意蕴即中心环节、方向引领、施政蓝本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现状检视,面临尖锐化、虚无化、单一化的现实困境,发展进路需要"三个坚持"的创新。以便更好地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9.
目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在法定领域精耕细作的前提下,"等"外领域探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通过对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探索的实践检视,发现还存在拓展案件范围界定不清、公共利益的选择与界定模糊、调查权刚性保障欠缺、案件线索来源不足、素质能力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准确界定公共利益、处理好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通过采取构建公益诉讼取证新模式和特殊证据规则、强化一体化办案机制建设等措施,促使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探索路径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0.
《政法学刊》2018,(1):88-98
新司改下,利用审前程序分流案件并实现案件的集中审理是应对案多人少的有利举措,但这有待于激活新举证时限制度。通过实例检视,司法解释确立的新举证时限制度已名存实亡。最高院规避司法责任的利己需求和顾虑是多余的,法官依法适用证据失权并不构成错案。为了实现集中审理,德、日、美皆将诉讼迟延作为适用证据失权的考量因素,通过增加证据失权的适用空间来践行适时提出主义,从而确保举证时限的震慑力。矫正并激活新举证时限制度应将诉讼迟延纳入证据失权的考量范围并细化罚款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