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消费是贯穿2009年理财生活的主题,过度的节俭或者浪费显然都不合时宜。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一套消费模式,各有优缺点。但共同点是,拥有成熟  相似文献   
172.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的循环型消费行为(包括循环型购买行为和循环型使用行为)进行实证检验。我们的研究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检验城市居民循环型消费行为的总体状况;二是分析循环型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我们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引导居民转向循环型消费行为提出了若干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73.
无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是理论的历史承袭性和修正性的结晶。因此,诸家理论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修正,深化,拓展和整和,但这并不诋毁其应用价值,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有利于我们在不同的时期选择适宜的政策,引导和刺激居民消费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4.
詹欢  张莲 《党史文苑》2007,(7):63-65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视野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和谐社会标准要求下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并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大学生消费道德的教育、示范、约束、实践等机制的途径,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5.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76.
郭明龙 《团结》2006,(5):43-4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距今已有12个年头。该法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法律实施,一些在法律制定当时未及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因《消法》第49条首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催生出其后屡见不鲜的“知假买假”并双倍索赔的职业打假者,并导致对其法律适用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发激烈讨论,观点明显对立。实际上,对《消法》第49条适用上的争议最终被归结为对该法第2条“消费者”概念内涵以及“消费行为”外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7.
178.
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2021级金融学专业大一新生为对象,就学生的消费行为与理财意识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经济来源、月消费额、消费支出、是否有超前消费、学生的理财方式和基本金融学知识等。针对问卷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存在超前消费、理财方式比较单一,笔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9.
已有研究大多从家庭视角或消费文化视角探讨节俭行为的塑造过程,却忽略了传统与当代文化话语互动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6位“抠组”青年的半结构式访谈,借助“工具箱”理论对文化话语在“抠组”青年建构节俭理解及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传统节俭话语与当代多元文化话语共同作为文化资源,参与到“抠组”青年节俭消费的建构过程中。传统与当代话语间存在着融合与背离两种关系,不同关系塑造了不同的节俭理解和行为。研究也为进一步理解转型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