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546篇
中国共产党   170篇
中国政治   1486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33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德国民法对中国制定物权法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随着民事立法速度的加快,我国制定物权法已经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在制定中国物权法时,借鉴外国法尤其是德国民法这样举世闻名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对我国制定物权法可以借鉴德国民法的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采纳物权行为理论作为物权法立法的理论基础 所谓物权行为,指的是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如所有权的移转、用益物权或担保物权的设立等行为就是物权行为,——更精确地说,其中包括着物权行为。所谓物权行为理论,就是将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移转和废止的行为和结果只当作物权行为的结果,使其不受其原因行为(一般为引起该行为的债的原因)的效力和结果影响的理论。该  相似文献   
52.
在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的全国人代会上,堪称民法典立法第一战役的物权法并未如期完成。再早些时候,与公民权益息息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陷入僵局,力图推进国企改革的破产法也悬而未决……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基本的立法纷纷搁浅,已构成近期中国法治建设少有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立法缓行”。  相似文献   
53.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物权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日前,记者带着读者关心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胜明。  相似文献   
54.
张衍阁 《法人》2005,(8):76-78
物权法草案在私有财产的规定方面还比较全面。不足之处是对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规定太多,不利于对所有财产和所有权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55.
论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台的《担保法》解释基于物权法定主义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无效。物权法虽以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作基石却亦有意思自治之空间 ,物权法定主义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 ,于此之外 ,应为当事人自治之领域 ,担保期间的约定就属当事人自治之范畴。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能够提高担保的信用 ,更好的发挥担保制度的立法功能 ,同时也能使当事人充分实现意思自治 ,体现民法的私法本质。故此 ,立法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相似文献   
56.
2005年7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由于物权法是一部关系每一位公民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草案提请审议伊始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几次“全民立法”之一,此前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1954年制订宪法时的全民讨论。  相似文献   
57.
一、公证制度有助于物权流转的安全、有序 公证制度是公证机构行使国家证明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和法律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加以证明的法律制度.公证机构具有专业性、权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公证证明是真实的合法的,同时具有法律关系成立的要件、解决争议的证据、强制执行的根据三大效力和作用.其实,公证制度最大、最重要的效力和作用,是经过公证,对公民、法人及准法人组织申请公证的事项进行正面引导,使之进入法制轨道运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8.
黄群 《中国公证》2005,(9):12-14
物权立法引入公证制度,是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做法,也为其他一些国家与地区认同和接受,这与公证的本质属性相契合,充分体现了保障不动产物权变动安全的内在需求,应成为我国物权立法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9.
论人体器官权及其对物权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器官权是医学进步催生的无法跻身于传统人格权体系的新型权利,是对物权法的新发展。人体器官是承载人格利益的可移植再用的特殊的物,权利人对依法摘取的自身器官享有所有权,但不得为器官交易行为。《物权法》应当不断提升其自治品质,积极应对人体器官物化的现实趋势,审慎创设人体器官权制度。  相似文献   
60.
LI XIN 《人权》2007,6(5):25-26
After more than a quarter-cen- tury of market-oriented eco- nomic policies and unprece- dented economic growths, China on March 15,2007 enacted its first law that provides equal legal safeguards to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prop- erties.The 247-articl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perty Law,which is due to 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