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137篇
世界政治   1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5篇
法律   705篇
中国共产党   1073篇
中国政治   1804篇
政治理论   435篇
综合类   8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法律解读     
《法律与生活》2012,(14):35
湖南:首次修订信息化地方性法规2012年4月20日,公安部部署20个省市区公安机关展开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统一收网行动。湖南长沙警方在摧毁的一个数据平台中,竟然发现有1.5亿条信息,包括大量保险公司的车主信息以及20万名浙江富豪的资产信息等。警方初步调查发现,这些车主信息有可能来自保险公司内部,而富豪信息有可能来自广告公司、高级会所等。这些信息的价格浮动区间很大,最低的只要几元钱,最高的可能达到上万元。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缺乏对其演化机理的系统研究。从药家鑫案件来看,网络舆情具有自组织的演化动力、演化路径、内部诱因、演化形式和演化过程等特征。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应保持网络舆情的开放性,促进监管在网络舆情中的"消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防止网络舆情突变,使其朝着健康理性、体现民声的方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3.
栾园园 《法制与社会》2012,(15):191+194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基于社会关系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发展迅速,逐渐迎来以多元化,个体化为特征自媒体传播时代,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及政府如何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加强对传媒的管理,提高舆论控制力,创建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4.
詹艳 《理论导报》2013,(11):31-32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国内生产总值长期稳定增长,到2020年左右,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将成为GDP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面对广阔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跨国公司应该认识到中国各地区呈梯级发展的差异性,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速,是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兴市场。人口发展的变化和新趋势使跨国公司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要灵活应战、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才能确保并扩大在华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5.
武义青  刘海云  李清 《前线》2021,(4):67-69
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制度创新、协同攻关,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引导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京(平)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经济却不发达,工业落后,且多为手工业。这就决定了近现代史上北京(平)工人的数量无法与上海等沿海城市相提并论。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前,北京(平)女工处于社会的底层,生活和工作状况较为艰辛。  相似文献   
97.
一国宪法的制度设计及其实施状况,是衡量和判断该国民主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由于宪法监督制度设计尚不够细致和具体,宪法实施保障机制尚不够完善和有效,使得我国宪法在制度上对于国家权力的规范和限制以及对于公民权利的确认和宣告,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充分实现,不仅使得  相似文献   
98.
陈莹婷 《学习月刊》2012,(12):97-98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从而使人类脱离纯粹的自然状况。我国自古享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开展礼仪教育对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人际关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1、礼仪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礼仪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一、  相似文献   
99.
欧阳秋 《学理论》2012,(24):234-237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以学校自评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作为校本课程实施主体的中小学校对自身校本课程实施的看法,对全面把握校本课程实施现状,思考完善策略有意义.通过对长沙市39所中小学校发放自评调查表,结果显示:1)各学校对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评价良好,组织完善、方案科学、课时保障、课程成效自评分值较高.2)学校之间的校本课程建设存在不平衡的现象.3)课程方案中的需求分析问题较大,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因此不能为课程方案设计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支持.4)课程门类不够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5)课程评价方面,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工作都做得不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0.
今年以来,《求是》杂志在第1期、第4期、第7期相继刊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共三篇署名"秋石"的文章。"道德三论"引起读者广泛而强烈关注,就此《人民日报》进行了详细解读。本刊特分三期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