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14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迁 《友声》2012,(2):18-19
<正>一部以汶川抗震救灾为背景的电影《九里香》日前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居署举行了首映式,片中展现出的羌民族独特文化和抗震救灾的大爱精神给非洲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中国电影首次在联合国内罗毕总部进行展映。2012年1月12日  相似文献   
12.
布朗族祭奄     
布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怪,树木、石头、村寨等事物都与神有关,因此,他们祭毫神、祭寨神、祭家神、祭火神、祭水神、祭棉花神等,各种祭祀活动十分频繁。祭毫就是祭祀寨神,以祈求灭灾降福,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布朗族寨子的奄神一般都以古树为载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奉日为太阳之神,奉月为太阴之精。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为万物之本,月又主周天星宿,所以祭月也是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清代,凡国家诸祭祀,都由礼部牵头,由太常寺和鸿胪寺三个衙门具体组织。清初定制祭祀有三等:大祀、中祀和群祀。祭月与祭日、历代帝王庙、先农坛一样为中祀,比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祭祀活动低一等。中祀或由皇帝亲祭,或  相似文献   
14.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自治县。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农业祭祀等。  相似文献   
15.
<诗经>所歌咏植物繁多,其中有独特的"芳香植物"一类.<诗经>的芳香植物集中地指向祭祀与爱 情,祭祀所用芳香植物有蘩、萧、茅等;寄寓情爱的则有舜华、(穗)、勺药、荷等.<诗经>芳香植物无不具有实用的功 能,这与祭祀礼仪、祖先崇拜密切相关,往往含有祈求子孙繁盛多子多福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快乐拉祜     
拉祜族是一个快乐的民族,拉祜族的快乐体现在他们的欢歌热舞中,体现在他们的世俗生活中,体现在他们对祖先的纪念与膜拜中……拉祜族的快乐源自哪里?拉祜族的快乐是因为什么?让我们走近拉祜族,解开拉祜族的快乐密码。载歌载舞的极乐拉祜族人人能歌善舞,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拉祜族与生俱来的特点。拉祜族的民族传统舞蹈,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都要举行盛大的妈祖祭典,信众来自五湖四海,那场面真的是盛况空前,莆田城区万人空巷。妈祖祭典作为湄洲妈祖信仰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历史悠久,在我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影响深远,成为了传播、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有载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充分表达对祖辈的哀思.人们在扫墓过程中.大多数是要燃烧冥币。鞭炮齐鸣的。于是,祭祀之地纸屑漫天。浓烟缭绕。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为了节省开支.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清明节选择直接在城市里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他们往往就在所住的通道内、马路旁.甚至垃圾桶内燃烧冥币,这不仅会污染城市的环境.滚起的浓烟也会对城市的交通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9.
仓颉故里行     
肖云儒 《求是》2012,(7):62
仓颉故里在陕西白水县史官乡,辛卯春日,我去那里参加祭祀活动。每年谷雨节祭祀仓颉,在这里绵延了数千年,"史官乡"因此得名。熙熙攘攘的路人,个个带把伞。每年这一天,白水人都盼这场雨。当年仓颉千思百虑,受启发于鸟迹、兽足、龟背纹各种图象,创造了最早的28字鸟迹书,  相似文献   
20.
正腾龙翻滚庆盛世,鞭炮声声闹元宵。正月十五,德江县数万群众欢聚县城进行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土家族炸龙民俗活动。德江土家舞龙、炸龙是土家族群众重要的祭祀活动,600多年前已有"舞龙求雨"的图文记载,是当地群众祈求平安、富裕、健康的一种方式。2006年被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天,土家族群众以社区街道为单位制作的"巨龙",组成的腰鼓队、秧歌队、彩车队,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傍晚,各街道锣鼓、鞭炮声再次响起,舞龙者身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