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1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篇
法律   478篇
中国共产党   933篇
中国政治   1653篇
政治理论   516篇
综合类   62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本文分别考察了位于政治谱系两端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福利思想演变进程,认为在目前形势下,极端的福利思想很难迎合大众的需要,第三条道路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便是明证。但第三条道路并没有超越“左”、“右”,而是不同政治派别的相互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32.
建设新农村,关键的关键。是大力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力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中来。  相似文献   
33.
经营城市中公共产品性质及供给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云祥 《前沿》2003,(2):23-26
城市的兴起和演进促成了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在城市的聚集 ,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经营城市的思想应运而生了。经营城市的关键是要做好公共产品的供给。当代 ,人们对公共产品性质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 ,人们打破了公共产品供给只能由政府提供的观念 ,引入民间力量于公共产品供给中 ,使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带来了城市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34.
实现预算的“公共“目标,需要有“公众“参与预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温岭部门预算民主恳谈是一种新的政策工具和载体,所彰显的价值和功能在于创新了公共财政的供给方式,改善了地方公共决策模式,优化了公共资源的配置,开启了地方公共资源配置中公众话语权机制的介入路径,实现了公共政策范式由“行政预算“到“公共预算“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5.
效率、公平、稳定是政府资源配置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当前城乡二元的公共品供给体制是政府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和公平的体现,这一体制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和深刻的现实原因。通过农村税费改革,结束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错位,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转归政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体制,是政府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在日益增多的经济社会发展“两难”问题中怎样使用“平衡术”?怎样管住该管的、放开不该管的?这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经济中最大的“两难”是平衡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要有效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又要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7.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具有负供给效应 ,它的产生与高等教育体制中限制教育资源流动、限制教育竞争、促使资源配置失调、压抑学校和教职工积极性、保护落后、导致资源浪费诸多因素的存在有关。高等教育体制负供给效应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潜在供给能力 ,加剧高等教育的供需缺口。降低高等教育体制负供给效应和优化供给必须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38.
中国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新兴 转轨”市场,经济、金融结构的不断演进,使作为融资体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股票市场也不断处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在转轨国家中,政策供给是政府制度供给的重要手段。由于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在现实经济中都有其作用的边界,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提供和执行进行股票市场监管成为各个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在发展股票市场中则要履行培育市场发展和监管市场的双重职能。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总体上说是属于渐进的,它既有利于政府能灵活根据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制度安排进行适应性调整,保持与原有制度的相对稳定和有效衔接,较快地发挥了制度的效应,也可能导致行政力量在市场中的深度介入,另一方面政府有限理性的认知特征决定了政策使用的持续性政策本身成为影响股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策形成机制来提高证券市场政策有效性。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公共政策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政府行动逻辑及其影响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39.
王韬钦 《湖湘论坛》2023,(3):113-124
当前,县域公共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供需匹配问题,以该问题为视角,对县域支撑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公共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县域公共文化产业同质化发展以及“闭圈式”发展现象严重,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这些都是供需结构与资源错位的表现。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即构建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多重对应及循环体系,并认为要进行县域公共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厘清四个关系:从供求机制出发,厘清县域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关注补贴机制,厘清直接扶持与间接扶持的关系;优化价格机制,厘清短期改革与长期改革的关系;引入监督机制,厘清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正> 一、少年违法行为的定义一言以蔽之,"少年违法行为"内容是极其含糊的,在瑞典也是如此。与其说"少年违法行为"是法律用语,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具有社会内容、文化内容的日常用语。社会(大人们)根据肩负未来时代重任少年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则将共内容做出大致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