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片面地强调就业载体的疏解将导致职住分离,引起长距离通勤和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甚至有可能造成北京新的失业和社会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立足北京的实际,结合京津冀未来发展的各种因素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影响北京市"十三五"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的主线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以坚持和强化"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72.
樊奔 《理论参考》2010,(2):50-52
逆城市化的意义——助推城乡可持续发展 “逆城市化”对“城市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村镇来说,则是巨大的发展能量。“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速度就快。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73.
张超 《学习与实践》2012,(10):16-27
大都市圈是在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内构建起来的包括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和多个中小城市的空间实体,需要在多城市空间层级体系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分析。即地理区位差异引发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地理区位差异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竞争关系的存在,互补与竞争的空间作用构建了大都市圈内既相对稳定又动态优化的层级结构体系。区域交通格局的不断优化能促进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和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而提升大都市圈空间均衡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大差异。由于城市中心区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使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出现结点。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中心区集聚是有其规律性的,它影响着现代服务业企业区域的选择,而区域选择又需要各种因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75.
文勇 《当代贵州》2013,(24):50-51
都匀市重点围绕建设"双百"城市,按照"两主、三副、五组团,两轴、一带、多廊道"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南北拉动、东西扩张",强势推进新区建设。当前,黔南自治州与都匀市正在合力建设都匀城市路网,强力推进"一江带两城、建设大都匀"。全长2.8公里的都(匀)独(山)同城化工程项目城南出口大道,从规划到拆迁、修建通车,仅用了4个月,成为都匀城市道路建设中速度最快的项目。  相似文献   
76.
詹贤武 《新东方》2005,(11):27-31
村落所具有的物质化的自然空间和非物质化的文化空间,能够承载村民生活的各种情境,展现其风土民俗和村民认同的社会文化心理。海南村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海南村落的发展规模和空间结构,而自然环境对村落的影响程度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海南村落作为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有着显著的文化地域特征,而这种文化地域特征往往决定了聚落的规模、宅屋的形式和结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为海南传统村落文化逐渐走向现代的生态村落文化,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7.
城市空间结构决定的城市功能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过程。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而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又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文章围绕国际大都市、都市圈、组团式、卫星城市这四种城市功能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就在规划大都市圈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杭州市城市宏观空间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市城市宏观空间结构研究是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在对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潜力等手段,对分处长江三角洲南北冀的两个协调极(杭州和南京)与发展极(上海)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南冀城镇体系中杭州与其它城市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杭州中心城市与周围相邻城市之间关系和发展方向进行测算;在这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杭州未来在长江三角洲内的区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空间循环系统的区域经济价值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秀丽 《求索》2008,(1):32-34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四层次空间结构出发,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界定了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基本内涵;进而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构成及其运行机制,从区域工业生态系统角度,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效率的评估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0.
张弦钢梁结构在目前建筑工程中被广泛的使用,是屋盖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在当前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施工结构日益复杂,跨度不断扩大,这就使的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某企业职工健身楼的施工实例分析,提出了张弦钢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重点,通过实际来剖析本工程施工方法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