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475篇
中国共产党   217篇
中国政治   358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2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商滢斌 《法制与社会》2012,(15):258-259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宪法诉讼是伴随着宪政理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更好地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违宪案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试从宪法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阐明了当前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建立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累进处遇制又称累进制。累进制是罪犯服刑表现与处遇等价交换原则的最直接的体现。它以具体的制度将这种交换公开化、规范化。服刑罪犯可在规定的条件、标准、程序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和争取处遇方式。累进制在国外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且发展缓慢,但作为一种科学的监狱管理制度,它将成为我国新型监狱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3.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行业都开始关注法律的建设。但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规避法律、如何走法外道路,而不是怀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依法行事,使自身的行为时刻符合法律的规范。法律不权威的现象在社会广泛存在,本文从对当事人明示法律依据、分阶段违宪审查、建立案件抽评制度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44.
俞飞 《法律与生活》2012,(16):44-45
45年前的1967年6月12日,美国最高法院以罕见的9票全票通过判决:即日起,各州禁止异族通婚的州法全部违宪失效。改写这段历史的是一对恋人。  相似文献   
45.
司法公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特征。司法公信必须建立在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二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应从影响二者的因素入手,以求趋利避害。提升法官的职业素质和品德力量,将司法信用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让司法运行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公开,民意沟通机制更加畅通,进一步培育法律信仰,这些都是实现司法公信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6.
赵志勇 《理论探讨》2012,(3):155-15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又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当代市民社会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明确,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进行历史检视,得出中国必须借鉴和超越西方市民社会构建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出现大起大伏的波动,并根据中国国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这是中国市民社会构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对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我国现有的违宪审查制度已不能适应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和社会法治潮流。建立一套具有实效性的违宪审查制度,是中国宪政更上一层楼的必然选择。德国的宪法法院声望日隆,已成为众多国家效仿的对象,作为与大陆法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国,也应该立足本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法院系统。  相似文献   
48.
李森红  张雯 《理论研究》2012,(2):42-43,53
网络舆情是民众在互联网这方公共领域发表的意见、观点、言论、情绪、态度的总和。审视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可以发现,公共领域在推进民主法治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权力机关应处不当、公共理性欠缺、网络舆论公信力堪忧是阻碍公共领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网络反腐与遏制网络谣言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反腐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型群众监督方式,在当前中国呈蓬勃发展之势,伴随着网络反腐的兴盛,网络谣言在开放化条件下也大行其道。要在推进网络反腐的同时遏制网络谣言则必须将两者放在同一背景下,寻求其互动的可能性,基于其主体、客体、载体的异同,运作特征的耦合以及内在诉求的相契之处,可从知、智、治、制四个方面研究其良性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司法考试是我国筛选法律人才的基本方式,法学教育则是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摇篮,二者的本质决定了双方之间必然且一直存在着联系与互动。然而,由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各自的不足以及性质上的差异,二者难以顺利对接,之间既互相促进又有冲突与磨合。为了促进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必须采取措施以推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保持自己特色的条件下扬长避短以促进双方互利共赢,既能实现各自的发展又能为法律职业输送良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