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88篇
各国政治   222篇
工人农民   188篇
世界政治   5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3篇
法律   4324篇
中国共产党   4183篇
中国政治   8738篇
政治理论   2303篇
综合类   628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2181篇
  2013年   2121篇
  2012年   2329篇
  2011年   2584篇
  2010年   2224篇
  2009年   2283篇
  2008年   2146篇
  2007年   1539篇
  2006年   1403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975篇
  2003年   952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527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12.
13.
14.
《行政论坛》2019,(5):143-148
行政—立法关系在任何层级的政治系统中都是核心和关键。我国地方人大是地方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制度设计和功能的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和人大间关系进行阐释。由于行政—立法关系之间存在的张力,不同的地方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以北京市行政—立法关系的实践为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可以将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概括为三种模式,即人大主导的行政—立法关系模式、合作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以及竞争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常态下,预算绩效管理已不再仅是对支出效率评估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机制。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目标导向为原则,一方面旨在弥补传统预算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旨在构建起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其它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解决政府与社会企业的"五种合作模式"存在的部分问题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推动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践行,应积极推进全覆盖与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紧密配合、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有机联动的路径机制。同时,弥补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不足、建立健全全覆盖预算绩效考评监督体系等相关配套措施的顶层设计,从而推进"绩效管理平面化"向"绩效管理立体化"转变、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6.
郑艳 《中国司法》2020,(3):30-36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建成社区矫正中心2795个,占全国县建制数的97.8%。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协调落实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75万元,全省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司法部推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初衷是从加强场所、设施建设角度出发的。在《社区矫正法》未出台、社区矫正机构尚不明确的情势下,绝大多数司法行政机关把社区矫正中心作为一个工作平台或矫正场所。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20,(1):97-104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内驱需求、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制度构建等方面都可证成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可以缓解警力不足、减少警察伤亡、提高警务工作效率;但同时,警务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职业风险和职业困惑,警察组织也将面临新的结构调整。对此,警务工作应当乘人工智能发展之东风,直面风险与挑战,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让人工智能成为警务工作优化改革的契机,成为科技兴警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现代化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智慧大脑"。  相似文献   
18.
基层治,则天下安。在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大背景下,对流动人口住处的疏解整治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必要手段,但实践中拆迁整治引发了"堰塞湖效应","堰塞湖效应"使得流动人口流入地社区演变成"堰塞湖"型社区。对此类社区的治安管理应革新以往防范式治安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构建社区治安问题"审视→分析→反应→评估"的治安管理模式,根据"堰塞湖"型社区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困境,形成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严谨、运行有序的治安管理体系。具体可从树立"善治"和"共治"治安管理理念、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和社区治安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解决"堰塞湖"型社区治安问题,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