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3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81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7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宜人  刘悠 《法庭内外》2008,(3):26-29
商标是消费者用于区分商品来源的重要标识,其被作为知识产权暨财产权给予保护的意义。源于企业及其产品对商标的依赖。源于每一个商标的背后所蕴涵着的市场和无限商机。源于商标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相似文献   
102.
现代社会中,人格标识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商业活动,其承载的主体利益具有了财产内涵。相应的,人格标识商业价值的保护成为民法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在保护方式上形成了人格权法与财产权法二种思路。依照我国的法律传统和司法实践要求,应采取人格权法保护模式,具体而言,在人格权制度下创设一项"子权利"专门保护人格标识商业价值的思路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3.
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物权法的关键,是充分认识物权法中"物"、"权"和"法"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并把握好物与物、物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权以物为客体区别于知识产权、人身权与债权,并筑构了民法的完整体系;以明确物的归属,规范了财产权利的界定,实现定分止争,以明确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规范权利的延伸,实现物的增值;物权法以明确财产权来保障人权、推进发展、促进和谐,因而是人权之法、发展之法、和谐之法。  相似文献   
104.
人体基因财产权研究——“人格性财产权”的证成与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经典权利理论中人/物、人格权/财产权的二元界分逻辑,人体基因作为整全的人身的组成部分,处于人格权的保护之下,被禁止用于谋利性交易。然而,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及基因的产业化应用,人/物的界限被内移到了人自身,人体基因也日益外化而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当基因科技的施为力量已在某种程度上消弭了经典权利理论所依仗的人/物二元界分的基础时,试图非此即彼地以人格权或财产权来界定人体基因的法律属性,都不会实现关于基因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确保人格不被减等的结果。问题的出路,似乎在于在人格权和财产权的混同处,提出一个新的人格性财产权的范畴界定人体基因的法律属性,并综合运用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机制来保障基因资源提供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5.
李雨峰 《政治与法律》2008,2(4):118-123
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维持着鼓励创作与保护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从历史角度看,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呈现出逐渐延长的趋势.保护期的延长具有违反法治、侵蚀公共领域、重塑社会结构的危险.在理论上,有两种制约延长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制度.民主的著作财产权更具效率.  相似文献   
106.
107.
窦衍瑞  王珍行 《法学论坛》2007,22(2):107-111
土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稀缺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在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行政主体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是防止权力专横和权力滥用的屏障,也是保障农村、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应当从公开性、公正性入手,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程序,以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8.
论住宅权     
楚道文 《前沿》2010,(11):58-62
住宅权作为基本人权,包括住有所居和逐步改善住宅条件的权利,它与居住权、住宅财产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立法上应该对住宅权的法律性质、内容、行使等方面作出规定。国家承担住宅保障责任时,应侧重于重点人群的基本住宅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9.
土地制度改革再启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敏 《瞭望》2008,(28)
三十年探索后,我国土地制度将在土地财产权实现形式和制度上谋求突破一块近2900亩的农村集体土地,以每亩土地租金80元的价格,被出租给某高尔夫球场开发商50年  相似文献   
11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要求日益增多;公民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越来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