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18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7篇
法律   16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针刺阳陵泉对不同病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效应机制。方法 筛选纳入损伤以单侧基底节区和(或)放射冠为主的4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长病程组24例、短病程组16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1次fMRI扫描,扫描期间给予针刺患侧阳陵泉干预,持续1 Hz的频率平补平泻捻针1分钟,留针8分钟出针。选取双侧半球的辅助运动区(SMA)、背侧运动前区(PMd)、腹侧运动前区(PMv)、初级运动区(M1)共计8个种子点,计算并对比静息态及针刺态下每对种子点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的变化及与FMA的相关性。结果 静息态时,长病程组PMv-R与SMA-L之间功能连接度强于短病程组(P<0.05);针刺态时,长病程组中SMA-L与PMv-L之间功能连接弱于静息态时(P<0.05),短病程组中SMA-L与SMA-R、PMv-R之间、SMA-R与PMd-R之间、PMv-R与PMv-L之间功能连接强于静息态(P<0.05);针刺态时,长病程组和短病程组间各对种子点对在针刺态下和全组各对种子点在静息态与针刺态下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病程组中,针刺态时下肢FMA评分与健侧PMd-L—M1-L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负相关(r=-0.411, P<0.05);短病程组中,静息态时下肢FMA评分与PMd-L—M1-L、PMv-R—M1-R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负相关(r=-0.588及r=-0.542,P<0.05);在全组中,静息态时下肢FMA评分与PMv-R—M1-R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负相关(r=-0.432, P<0.05);上下肢FMA总分与PMv-R—M1-R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呈负相关(r=-0.319, P<0.05)。结论 不同病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针刺患侧阳陵泉后在脑结构重组及脑功能重塑的过程中有着差异性的表现,激活的脑区也存在差别,病程时间越长的患者,其大脑病灶侧PMv与健侧SMA之间存在更强的功能连接。针刺阳陵泉时,脑区功能连接在双侧SMA、PMd、PMv、M1之间有特定的效应靶点,可能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缺损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2.
目的观察肝豆汤合驱铜疗法对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35例WD患者,在二巯基丙磺酸钠强力驱铜治疗及青霉胺和二巯基丁二酸维持驱铜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肝豆片。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分别采用WHO生活质量简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观察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35例WD患者治疗后WHO生活质量简表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135例WD患者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33例,有效88例,无效7例,恶化2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达93.3%。结论肝豆汤口服合驱铜治疗可以明显改善W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3.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9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理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经彩超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的中医证型、肝脏病理分级、临床分级、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4例CHB患者中,湿热蕴结证21例,肝郁气滞证34例,肝肾阴虚证7例,瘀血阻络证13例,脾肾阳虚证9例。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00);临床分级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56,P=0.000);不同证型CHB患者的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CHB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气滞证和湿热蕴结证是CHB患者的主要证型,病理分级和肝功能检查尚不能用于CHB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495.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阻塞前庭导水管的方法复制梅尼埃病模型,观察大鼠用药前后听觉诱发电位听阈的变化及大鼠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听觉诱发电位听阈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镇眩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听阈和血管加压管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与其调节血浆血管加压素有关。  相似文献   
49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月经期采用静脉滴注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共7 d;经后期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的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8、13、7例,总有效率为91.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9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 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 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G)、hs-CRP及血脂、血糖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升高PT、APTT,降低FG和hs-CRP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  相似文献   
498.
目的 观察背俞穴拔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IgG、IgA、IgM和CD3+、CD4+、CD4 +/CD8+均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背俞穴拔罐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9.
酒精性肝病的形成与湿热体质相关,湿热内蕴贯穿于酒精性肝病进展过程,在此基础上,不同的病程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表现.调节"湿热内蕴"体质是酒精性肝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00.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芪白平肺胶囊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 B,Akt)通路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