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0篇
  免费   58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87篇
世界政治   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0篇
法律   619篇
中国共产党   360篇
中国政治   630篇
政治理论   388篇
综合类   1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消除权利贫困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 《河北法学》2007,25(9):43-4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消除不和谐现象,权利贫困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本源性因素,许多不和谐现象都是由权利贫困引起的.权利贫困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的关系,消除权利贫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消除权利贫困的有效措施.消除权利贫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符合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特征.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和普遍提升公众的权利意识,是消除权利贫困的根本性对策.  相似文献   
22.
王晓东 《河北法学》2007,25(9):143-145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道德的社会功能,即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自律功能、舆论监督导向功能和执政合法性的维护功能所决定的.道德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观念基础、精神支撑、强大动力和有利保障.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坚持洋为中用,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3.
国家社会化态势在中国呈现得迅猛而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动力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力量的迅速壮大。当下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国家与社会的不适应症,表现出明显的管理失控、立法滞后、运行失序等症状。在此进程中,检察机关理应承担更为艰巨的历史重任,用法律监督填充国家社会化留下的监管真空,拓展监督范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重国家而轻社会。  相似文献   
24.
刘剑明 《行政与法》2007,(11):12-14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治理机制具有单方性、强制性和索取性的特点。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应该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在治理理念上实现从"索取"到"服务"的转变,在社会治理主体上实现从单方到多元的转变,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实现从强制到协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25.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观念弘扬、实践运作、组织模式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可贵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认识和评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对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26.
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投入不够 ,公安机关治安防范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控制弱化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待加强 ;管理松散 ,帮教改造措施亟待落实 ;渠道不畅 ,情报信息工作难以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必须增加治安防范的投入 ;狠抓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健全和完善社会改造和帮教机制 ;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切实维护农村治安稳定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7.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时代的发展和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现状,重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8.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全面正确认识全球化,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研究并慎重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公民社会生成环境与生成路径以及社会转型期政治参与机制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认为中国发展公民社会的最佳路径是法团主义。构建法团主义公民社会的动力源于政府的推动、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学术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0.
人口众多、能源紧缺、耕地锐减是我国当前非常现实的国情。传统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是造成资源浪费、能源匮乏的根本原因。个人的贪欲与制约机制的缺失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老路已走到尽头,落实科学的发展现,尽快建立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