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9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2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2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41.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束缚-冷应激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后胃粘膜损伤情况,以及胃粘膜血流量,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前列环素/血栓素含量变化。结果:电针后,胃粘膜电流量增加,肿瘤坏死因子和血栓素含量下降,前列环素含量增加。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在其中是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542.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多奈哌齐治疗2个月,治疗组除口服多奈哌齐外还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4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显著升高,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升高程度、血浆Hcy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MMSE评分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提升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预测和预防肝癌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9年1—12月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介入科收治的109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原发性肝癌术后出现复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既往饮酒史与未出现复发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临床分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阳虚质、血瘀质进行入Cox回归模型。结论年龄、临床分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既往饮酒史是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阳虚质、血瘀质得分越高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544.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非透析慢性肾病3~4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TGF、HGF,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U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Cr呈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治疗后BUN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P0.05),S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TGF、H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TGF、H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HGF和CTGF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改善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的机制与降低血清CTGF、H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45.
目的 探讨骨蚀宁Ⅰ号、Ⅱ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60只家兔,随机抽取6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4只用于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三酰甘油大于1.00 mmol/L判为血瘀证。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健骨生丸,治疗组辨证给予骨蚀宁Ⅰ号、Ⅱ号(血瘀证用Ⅰ号,肾虚证用Ⅱ号)。于模型复制后4周、8周、12周分批处死家兔,每组6只,光镜下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骨坏死比模型组减轻,空缺骨陷窝数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复制第4周,模型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灰度值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复制后8周,模型组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模型复制后12周,阳性对照组、治疗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骨蚀宁Ⅰ号、Ⅱ号通过增强VEGF的表达,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管形成和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546.
目的 通过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预防性给药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探究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机制。方法 将12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归糖痛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甲钴胺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预防性给予相应药物8周,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和摆尾温度阈值评价DPN的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摆尾温度阈值显著升高(P<0.05),MNCV显著下降(P<0.05),血清MMP-1、TNF-α、IL-1和MCP-1均显著升高(P<0.05)。芪归糖痛宁颗粒对DPN大鼠的MNCV、摆尾温度阈值及血清MMP-1、TNF-α、IL-1和MCP-1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剂量对不同指标的效应呈现不同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芪归糖痛宁颗粒与甲钴胺对DPN大鼠的MNCV、摆尾温度阈值及血清MMP-1、TNF-α和IL-1的效应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归糖痛宁颗粒能预防DPN,其机制与调控复杂的炎性因子网络有关,其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47.
目的 观察重连口服液的解热作用及其对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重连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和布洛芬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4 d,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法复制发热模型。于注射后0.5、1.0、2.0、3.0、4.0 h分别观察各组兔直肠温度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注射后4 h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结果 重连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在注射后1.0、2.0、3.0、4.0 h直肠温度升高值显著低于模型组 (P<0.05,或P<0.01), 其解热作用较布洛芬组起效慢,但退热维持时间较长。重连口服液高剂量组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重连口服液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4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不同时间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2 h、24 h、7 d、14 d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与模型组相比,桃红四物汤组在术后7 d和14 d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尼莫地平组术后12 h、24 h、7 d和14 d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2 h海马区BND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术后24 h海马区NG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各时点NT-3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术后7 d和14 d,桃红四物汤组、尼莫地平组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术后24 h和7 d,尼莫地平组NG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桃红四物汤组NGF和NT-3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一定时间后海马区BDNF和NGF的表达水平增高,有利于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桃红四物汤通过促进BDNF的表达而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49.
目的 观察背俞穴拔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IgG、IgA、IgM和CD3+、CD4+、CD4 +/CD8+均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背俞穴拔罐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50.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芪白平肺胶囊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 B,Akt)通路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