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377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6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article is framed within the global context of immigration and the resultant debates around citizenship, belonging,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The task of schools as social institutions is to ‘integrate’ and ‘educate’ immigrant youth and as such they can be seen as the primary sites where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and struggles over belonging and citizenship are waged. Drawing o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youthscapes’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ritical race theory, this article engages with the contradictions inherent in schools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South African education system is implicated in constru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citizens and reproducing hierarchies of belonging, even in its efforts at inclusivity.  相似文献   
99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当前我国高校里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之一,青年大学生受其思想影响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要求我们应从主体的角度来认识造成他们在历史认知和价值判断上存在的误读和错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逻辑是从外而内的,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这已很难适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的任务,这就需要转变逻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抵制、批判和化解“四个环节”实现“四个转变”,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探寻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刘健康 《青年论坛》2011,27(1):68-71
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实现大学生网络诚信的自觉,是有效提升大学生诚信道德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工程。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诚信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主体性和社会性根源。要认清网络诚信的实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通过网络道德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的有效实现形式,切实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94.
贺平 《青年论坛》2011,27(1):72-7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哲学层面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同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岗位,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科学的推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也才能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侨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境内生和境外生沟通的机会和环境不够多,有意识地促进其沟通交流的活动也不够多;思想文化和制度管理的差异是其沟通交流的屏障。从搭建平台、打破界限和创新方式入手探寻境外生与境内生的有效交流沟通途径,将更好地促进境内外文化的传递,增强境外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996.
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整合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应构建一个以第一课堂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层面,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发展层面,创新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原动力为支撑层面的立体的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97.
大学生德育考评工作一直是困扰高校学生工作干部的难题之一。对于如何破解并改进这个问题,德育考评工作者应从强化工作责任意识、加强工作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等多方面重新进行认真的审视、思考和有效探索,从而加快德育育人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8.
邵健 《青年论坛》2011,(3):77-79
针对近年来法律专业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难的问题,探索切合法律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法律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法律专业大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合理地规划未来,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法律专业学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新就业理念,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加强法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层次性与动态性教育。加强法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 among romantic relational aggression, social anxiety, lonelines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lcohol and drug use in a sample of 215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Consistent with prior work, no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experience of romantic relational ag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omantic relational aggressio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for women only), lonelines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lcohol use and drug us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the role of aggress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during college are discussed.
Daniel M. BagnerEmail:
  相似文献   
1000.
法科学生若想在走出校门之时成为一个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的饱学之士,以便为将来的法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听老师讲课固然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们要掌握一套读书与思考的方法,并能将读书与思考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实现对法学研习的博与精的完美统一,才能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法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