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7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进行构建与完善,应借鉴法治国家的成熟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社会治安和刑事司法的现状,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在程序结构上要设立一个中立的裁判者,在诉讼理念上要确立并提高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完善现有侦查讯问的时间、地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告知、步骤、手段等法律规定,加强对侦查讯问活动的监督,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建立侦押分离制度、审讯主体与犯罪嫌疑人隔离制度以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相似文献   
52.
讯问,是侦查部门立案以后对犯罪嫌疑人的正面接触,它对整个侦查办案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试从逻辑的角度来探究讯问凶杀犯罪嫌疑人的技巧和对策,如用矛盾律来揭穿嫌疑人谎言、讯问问题的种类和预设等。侦查办案人员必须重视并做好讯问,为整个侦查办案活动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53.
美国刑事诉讼中吓阻理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该理论指导下的证据排除法则进一步确立起了刑事司法程序的正当性,保障了犯罪嫌疑人权利。我国应当吸收吓阻理论的合理内核,确立起中国式的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54.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已引起广泛关注。从一线办案的侦查人员角度,分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容易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几个环节,并对侦查阶段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5.
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利有必然权利和应然权利。必然权利是其作为人所固有的权利,如人身权利、人格尊严权,在刑事诉讼中重点表现为沉默权;应然权利则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的程序类权利,如辩护权,申诉控告权等。沉默权规则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与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也能提高一般侦查人员在犯罪嫌疑人心中的认同感,使得讯问双方有了一种相互的尊重,供述也获得了一种新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翻供的几率也就会大大降低,犯罪嫌疑人自己认罪还可以大大降低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56.
碎尸案属于危害大、社会影响大、破案难度高的恶性案件。在破案过程中,法医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得出有利于破案的信息,才能有效地推断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从而使案件的侦破取得突破性进展。推断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可以从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左右利手、职业、经济状况等几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57.
审判实践中,有的被告人提出侦查人员在侦查讯问等庭前审判阶段有刑讯逼供行为。行使侦查权的部门往往出具自己开出的没有刑讯逼供的书面证明,法院也会予以采纳。笔者认为,侦查部门出具的这种没有刑讯逼供的书面证明不具有合法效力。应当从观念和具体措施上杜绝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8.
行为的展示受心理的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研究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审讯过程中,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其往往表现出仇视社会、顶、扛、混和顾虑较大等心理特征,分析犯罪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讯对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犯罪线索,防止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或造成更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9.
引起辨认犯罪嫌疑人失真的侦查心理微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司法实践中 ,引起辨认犯罪嫌疑人失真的因素很多。文章从侦查心理的角度入手 ,依次探讨了侦查人员心理、犯罪嫌疑人心理、被害人心理和目击者心理、陪衬者心理的影响 ,这对辨认规则的制定和减少实战中辨认失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讯问作为一场发生在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国家机关与处于被追诉地位的个体公民之间面对面的对抗与较量,其科学性是衡量一国(地区)刑事诉讼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讯问制度是各国(地区)刑事诉讼法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由于价值观念、诉讼模式、法律文化、历史传统等差异,各国(地区)讯问制度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完善我国讯问制度,实现诉讼人权保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