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卢爱国 《桂海论丛》2003,19(6):35-37
文章从公民意识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公众监督乏力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了培育公民意识 ,优化公众监督的具体路径 ,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继续完善公众监督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2.
体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实践性和显露性。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体育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公民文化与社会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爱国 《长白学刊》2006,(1):107-110
目前,造成我国社会监督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还未生成成熟的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社会监督优化的精神支撑。社会监督是公民文化发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互动过程。培育公民文化和优化社会监督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为破解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合作困境"和"政社合作困境","江汉模式"以社区合作治理为价值取向启动新一轮改革,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行动社会化,改革政府社会职能运行的体制机制,深化了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创新了居民有序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区自治发展程度,取决于社区行政体制改革的进度和深度。现行社区行政的小部门制,既产生政府效能问题,又使社区陷入行政化困境。我国社区行政体制改革,是微观层面上建构“大部门制”的过程,其突破口是社区业务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6.
从文明发展的宏大视野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视角审视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奋斗征程,必须深入考察党的实践向度、实践方略和实践效应,回答“为何创造”“如何创造”“创造何为”问题。党的百年奋斗是党为破解中华文明蒙尘和西方资本文明沉沦困境,在双重使命驱动下凝聚中国力量、汇聚中国智慧、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集体行动过程。在文明再造使命驱动下,党采取了“思想引领与组织起来有机结合”的力量整合方略、“群众路线同民主集中制双管齐下”的智慧集聚方略、“问题导向和守正创新一以贯之”的道路开辟方略,最终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党领导人民创造新型文明的集体性实践及其伟大成就,已逐步显现出巨大的强心效应和灯塔效应,不断重塑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力,激活并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国有化为取向的矿产资源整合"浪潮",给矿业乡镇的经济转型、社会管理和生态建设带来巨大挑战。走出资源整合后矿业乡镇的治理困境,必须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和加强生态环境恢复整治。  相似文献   
18.
曾凡丽  卢爱国 《学理论》2012,(27):133-135
以人为本是高校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管理人本化何以可能,需要立足哲学高度进行形而上沉思.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高校管理人本化是高校管理者通过制度创新满足教师和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过程,是高校成员坚守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9.
扩大消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据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热点的新变化,及时创新消费政策,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公众监督存在的问题,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公民意识与公众监督之间的互动关系,详细阐述了公民意识培育和公众监督优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提出了培育我国民众公民意识和优化公众监督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