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学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简单介绍国内学者对女性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和评价女性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学科意义,揭示女性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如何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作为热点问题,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回顾和评价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解释框架,并利用我国省际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对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孩生育新政出台既增加了每个家庭的生育选择自由,也让生育主体多出一份生与不生的纠结。针对高校女教师这个生育群体,在描述她们主要生育贡献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她们在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的生育挑战与应对的结果表明,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其实是一个社会工程,是一种涉及到文化变迁、制度改革、职场和家庭领域男女性别关系调整等多层面、多方位的共建共享过程,所以需要多种社会力量合力的全面释放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于人口流动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在厦门市举行的全国流动儿童教育与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资料,从就学结构、教育费用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描述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借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和教育费用负担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女性学理论体系是女性学的重要知识内核和学科支撑。系统梳理近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推动女性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2006年以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点是:跨学科性逐渐增强,但“理论预设”的痕迹过于突出;实证支撑不断丰富,但存在将社会性别分析夸大化的倾向;多元综合趋势明显,但没能从根本上克服简单糅合的弊端。为了加快女性学理论建设的发展,促使中国女性学学科的真正成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学术队伍和研究对象的性别多元化;在中国女性学学者中倡导学派意识;强化理论研究的合作精神和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16.
由吕红平教授等学者完成的《中国性别文化概论》,是近年性别文化研究领域一部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与方法论价值,它进一步揭示,在现代化进程加速与性别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中国,推进性别文化研究和加快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作者的父女隔洋对话,围绕网络问题进行代际沟通,在把制造代际矛盾和冲突的技术网络转化为沟通和融洽父母孩子关系的社会网络的同时,谋求父母和孩子在网络化过程中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让我国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政府出台了极具气势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力图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来提升信心,扩大内需,以达到2009年8%的保增长宏大目标.我们认为,4万亿元的巨大投资必须纳入到正在全国展开的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来,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指导和监督这个建国近60年以来的最大投资,不仅确保今年既定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还要落实到保就业、保民生、以及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上来,或者说保增长只是一个手段,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高度评价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精辟论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加快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以及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4个决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中引起很大反响,并对我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加快构建充满信心和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