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大卫·休谟持中调和政治思想的内涵丰富,具有多元融合的认识特征,主张在尊重传统与习俗的基础上,追求渐进变革;反对党派林立,但强调立宪政体下党派存在的合理性;人们具有政治服从的义务,但如果政府侵犯了公众的利益,人们依然可以起而反抗,体现了一位思想家的怀疑精神与求真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期,虽然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化解农村干群矛盾却困难重重.为此,必须进行国家制度建设,按照"党的建设-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政府改革-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路径来实现社会公正,以此作为化解农村干群矛盾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构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弱势群体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社会转型加速,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急剧分化才凸现出来的。弱势群体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如何构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公民道德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当前的弱势群体及其成因在当前,我国新生的弱势群体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人。首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新生贫困群体。主要包括城镇失业者、下岗无业者、资产欠佳企业的职工及部分离退休职工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她们…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制约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了构建针对弱势群体的、以物质生活关怀、精神文化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内容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中国的新产业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凸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工”一词应运而生。它是对一部分农村富余农民离开土地,从事非农工作的通称。自从农民工出现以来,对于农民工的研究一直没有脱离“农民工是农民”的窠臼。笔者认为,重新认识农民工的地位,把农民工界定为我国的新产业工人,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样界定对于加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把农民工视为新的产业工人的科学依据1.从理论依据上看,农民工应该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长期以来,对于农民工的讨论囿于“农民”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金山区的新农村建设突出重点,明确思路,从群众利益最关切的地方入手,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科学布局,强化机制,为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凸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束缚逐步发生了变化,从严格限制农民外出到有条件地允许农民外出就业,以至到目前大力推动农民外出就业,并把农民工纳入产业工人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历程,并把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从农村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原料,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在农村完全建成.其经验教训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注意和分析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关于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要求、建立农民协会、改造和领导农民自卫武装、发动青年去农民中进行革命启蒙教育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思想.此外,他还在实践中亲自领导北方的农民运动.在我们党早年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中他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党和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协调机制。由于社会剧烈转型,协调机制存在着失灵现象,其成因在于协调载体减少;功能弱化;协调成本增大;干部和协调机制自身等因素。因此,协调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大力加强协调机制的载体建设,强化其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新途径,增进协调实效;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自身建设,真正发挥协调作用;强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高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