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法律   28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尝试将法律模型论的方法引入电子商务法律理论研究工作之中 ,提出电子商务法律模型的概念 ,并对构建电子商务法律模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该模型的基本结构作了初步论述。希望这种尝试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理论准备有所裨益 ,进而有助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法通则》未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学者们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也存在争议。本文对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从价值基础和逻辑角度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认为 :排除妨害、消除危险以及恢复原状等三种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 ,而返还原物请求权与确认物权请求权则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对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设计有欠妥当 ,应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产品侵权案件中,产品缺陷的认定是一个焦点问题,因为产品存在缺陷是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所谓产品缺陷指的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性。这里的“不合理”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在适用于具体案件时,需要由法官进行解释,作价值补充,这样就自然要涉及认定标准或者说评判标准问题。 一、夫于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两种理论 关于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问题,美国法学界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论。一种效率出发理论,另一种是权利出发理论。效率出发理论由经济分析法学派主张,该理论源于著名的汉德公式。1947年美国联邦法院…  相似文献   
14.
在德国古典自然法中,人被视为具备理智与意志的伦理人,他是伦理与法律上的主体。普芬道夫与沃尔夫从伦理人概念中推导出自然权利义务理论体系。德国民法学对该理论体系予以批判性地吸收,从而形成古典私权一般理论。权利开始成为民法学的核心范畴,以之为逻辑主线,民法素材被重新整合为一个与传统的法学阶梯式体系迥然有别的潘得克吞式体系。民法体系由此发生基因突变。历史经验表明,民法体系植根于民法学理传统。我国民法典应采用潘得克吞式体系,并对其作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杨代雄 《法学杂志》2007,28(6):142-144
侵权行为法的立法定位与债权法总则的取舍是我国民法典中债权法体系构造的两大难题.侵权责任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债,又是权利救济,应当基于第一种属性将其纳入债权法.综合考虑逻辑、审美与实用性等因素,我国民法其中的债权法应分为三编:债权法总则、合同法、合同以外的原因产生的债权.侵权行为法置于第三编之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字证书是由电子认证机构颁发的可用于证明某项电子交易中数据电讯签署人身份的电子记录,它与数字签名相配套,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因为如此,各国(国际组织)的电子商务法对数字证书的颁发大都设立专门的规则予以规制。我国至今尚未制定电子商务法,所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民法通则》与《国家赔偿法》对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责任都作出规定的多重立法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责任在性质上不应是一种民事责任,国家赔偿也不应是一种民事赔偿。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废除《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同时应完善《国家赔偿法》中的相关规定,给予受害人更为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人格权在民法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人格权保护的基本上体系进行分析,进而总结了人格权保护的三种具体方法。并通过对国外的人格权立法的考察以期望对我国的人格权保护的立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物权法著作通常把物权变动规范模式分为意思主义、债权形式主义与物权形式主义。该分析框架有明显缺陷,应从物权行为立法选择与公示在物权变动中的法律意义两个维度构建更为精密的新分析框架。现行《物权法》采用的是物权行为否定与公示大折衷主义的规范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民事责任能力在本质上是广义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种,与狭义民事行为能力即法律行为能力并列,它是当事人对其过错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前提。广义民事行为能力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我国民法学者对其进行批判是因为对其历史脉络缺乏了解。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应采抽象标准与具体认定相结合主义。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存在诸多缺陷,应通过法律解释或修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