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5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抗战胜利后,进驻中国东北的苏军未与中国政府商议,即以"战利品"名义,擅自拆迁了东北主要的工矿设施,搬运了大批物资财物,国民政府对此进行了多番交涉,但苏联一直坚持"战利品"的说法。1946年2月中国出现反苏运动,苏联在东北的劫掠行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但苏联依然拒不归还东北的日资设备,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恢复,也影响了日后中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众所周知.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1989年5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到访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共同宣布的.然而.回顾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还要从勃列日涅夫说起.他于1982年发表了著名的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塔什干讲话”.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让我们来还原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3.
正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首次明确提出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战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调整,对开创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在研究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史、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时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本次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  相似文献   
104.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和中国出现饥荒后,同内曾以干部宣讲和群众口传方式出现了“中国为抗美援朝欠债,苏联逼债造成挨饿”之说,并在多年间被一些文艺作品和非当事者的文章引用,致使许多人长期信以为真。不过,如果翻阅一下中国政府的公开文件和中苏“论战”时的文章,里面从未说过“逼债”一事。  相似文献   
105.
自甲午战争后,台湾问题始入中俄关系视野,在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台湾因素".在苏联存在的69年内,苏联政府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是在利用"台湾因素"方面却几欲诡诈,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106.
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中 ,6 0年代中国外交以其历经的许多重大而急剧的变化 ,而为世人所关注。这些变化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 ,以至在许多根本的方面改变了中国外交的取向 ,从而导致了 7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一、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一 )中苏关系破裂及其三个主要原因从 1 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50年代末 ,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是中苏结盟 ,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一道 ,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进行斗争 ,可以简单概括为是“一边倒”的外交战略。自 1 958年开始 ,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都在退步 ,虽在表面上仍维护以苏…  相似文献   
107.
丁明 《党的文献》2006,(2):65-70
中苏关系正常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邓小平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灵活应对,随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对苏政策,显示了他高超的外交谋略和斗争艺术。在1979年中苏谈判过程中,中国代表团在他的指导下,成功扭转了中苏两国在经历了长期的对抗之后积怨甚深、互不信任的局面,使双方在国家关系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和观点,在“正常化”这一主导性前提下逐步走向一致。  相似文献   
108.
刘志青 《各界》2010,(2):17-20
1969年3月,中苏边境珍宝岛地区发生军事冲突。3月2日、15日、17日,共进行3次战斗,中苏各有较大伤亡。冷战后,苏方公布:苏联方面亡58人,伤94人。中方公布:中国边防部队亡29人,伤62人,失踪1人。珍宝岛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背景复杂,对中苏关系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9.
1989年5月中旬,戈尔巴乔夫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其中央总书记双重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因为苏联解体,中(指新中国)苏关系仅存续了42年零86天。在42年里,只有两位苏联国家元首,即伏罗希洛夫和戈尔巴乔夫.各一次正式访问过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了20多年后,  相似文献   
110.
1929年张学良趁蒋介石推动所谓"革命外交"之机挑起了中东路事件,企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路上应享有的权益。代表日本立场的《盛京时报》对此特别关注,从其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事件的报道经历了相对客观、恶意挑拨、重新回到相对客观的过程,由此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日本立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