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192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漫话写生     
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以其八个月的长江写生稿和四个月的访欧写生稿为主要内容举办了一次画展,震撼了画坛内外。由于当时不寻常的影响和他的倡导,中国山水画写生终于作为一门课程在教学中确立下来,从而也驱散了自四王以来陈陈相因的蹈袭之风,为中国画的变革指出了方法论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2.
lo^4与ta^2 是黔东苗语中描述某物从别处向说话人靠近的位移动词,即"来"(COME)义动词。二者表达相同观察视角下的同一位移过程,却有不同的意象图式:lo^4所描述的运动事件的动体在社会空间归属上原本就属于观察点(即归来),起、终点在同一个空间内,属单纯的"路径"图式;ta^2 所述运动事件的动体并不属于观察点(即非归来),起、终点分属不同的空间,属起点套叠有容器在内的"容器-路径"图式。二者作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以及事态助词时所表达的语义都体现了意象图式投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3.
热词     
《方圆》2020,(7):5-5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记得一个多月前,日本援华物资上的这些古诗词吗?这些名句曾在网友中引发热议,在中国疫情最艰难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暖意。如今,当全球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中国也向世界伸出了援手。"一切都是瞬息,一切将会过去""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相似文献   
104.
自我意象就是个体对“我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事”的评价和认知。一个人的童年早期经验、经历、自尊程度、他人投射、重要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等对自我意象的形成和塑造有密不可分的影响。而自我意象决定着个体只会表现出与这个认知高度吻合的思维方式、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等,可被视为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在系列犯罪案件中,作案人的犯罪心理常表现出思维定势,其行为特征表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对作案目标、作案地点、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的选择是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将自我意象引入至系列犯罪行为的分析中,并通过国内外两则系列谋杀犯罪案件,呈现出对犯罪行为分析的另一类崭新视角——即从个体早年就业已产生的自我意象角度研究系列犯罪行为,辅助执法人员梳理犯罪动机。  相似文献   
105.
小说意境作为自觉的审美追求从中国古代开始一直延及现、当代文学 ,新时期小说意境的追求既是对传统文脉的对接 ,同时也为满足特定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新时期小说意境的美学内涵体现在情节淡化、场面描写、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 ,意境创造的方式可以概括为 :化情旨为场面、虚实相生、文体融通。小说意境应该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06.
康德与黑格尔审美理想辨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理想决定着人类艺术活动的方向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但国内学术界对审美理想 ,特别是对康德、黑格尔审美理想的不同 ,缺乏研究。该文辨析了康德、黑格尔的审美理想 ,指出二者分别代表了象征型艺术和古典型艺术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是不应混淆的两种艺术理想 ,以期帮助人们建立合理的艺术至境观 ,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待不同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从现行的隐喻真理性问题的四种观点可知,隐喻是通过类比的方式描摹世界,通过探索隐喻为真的条件揭露隐喻的基本意义,反映世界在类比中存在的方式。隐喻真理受语境的规约和限定,不具有任何独立于语境的意义,只有语境才能为隐喻真理的判断提供唯一实在的根据。隐喻的真是意象图式的真,对隐喻真理的理解必定和一定意象图式相关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108.
汉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汉字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并逐渐从单纯的传达信息内容转变为广告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通过发掘汉字的图形特点,使大量的信息内容以简练而有深意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既能传达丰富的信息,又有视觉和心理的享受。汉字在平面广告中的意象化设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表现方式。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汉字的意象设计运用中体现出汉字的意象表现与意蕴美,更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09.
刘曲 《前沿》2013,(14):134-135
死亡和永生是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死亡诗,其中《我死的时候——听见苍蝇嗡嗡叫——》堪称为其死亡诗中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韵律和节奏以及意象两个方面深入剖析这首诗歌,探析其蕴涵的死亡美学,并希望能对狄金森诗歌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曾娟 《求索》2013,(6):172-174
从叙事伦理的角度考察,“重述神话·中国卷”的四部作品蕴含着深广的叙事伦理内涵。小说通过神话重述呈现的故事伦理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作家对人类自身困境的现代性反思。在叙述伦理上则以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及丰美的意象彰显狂欢化的诗学建构。反映作家注目民间的伦理诉求及对个体生命伦理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