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今日广西》2007,(15):52-52
吴小莉近日在上海做客“阳光讲坛”时,亲切优雅的她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跟记者分享了凤凰卫视成立11年来的风雨历程和职业感悟。她觉得像疯子般的工作状态,是在新闻界成功的必须状态。吴小莉满怀深情地提起了台中几个著名的“疯子”记者。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疯子”和“疯事”,在第11个年头里,一个“疯子”带领一群“疯子”创造了231亿元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正> 新闻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也是舆论的缩影;是公众的消息传达者,又是舆论形成的参预者,还是政府的监督者.这些角色不一定互相补充,甚至也不一定能共存,但对现代民主社会而言,每一角色看起来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试图勾画一个理论框架,以阐释现代民主和新闻自由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首先,本文将探讨明显地使各种新闻法律体系区分开来的两个因素:1.新闻自由有无宪法保障;2.是否有专门的新闻法.接着,本文要讨论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新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3.
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不断提高它的可读性,已经受到办报人的普遍重视。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报纸受到了空前的严峻挑战。读者要求我们的报纸,不仅要有爱不释手的可读性,而且具有先睹为快的可视性。这就是20年前新闻界老前辈蒋齐生和穆青提出的,至今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理论。报纸的可视性,过去所以未能引起办报人的应有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上把它理解在报纸的可读性之中,把包括版面设计、标题制作、文章处理、图文搭配等要素都统统称为可读性,使报纸的可视性被淹没了,报纸可视性应有的…  相似文献   
104.
聂红琴 《世纪风采》2007,(11):37-39
浦熙修,江苏嘉定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是中国有名的进步记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重庆和南京任《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在周恩来等人的影响下,为宣传中共坚持抗战和揭露国民党反动面目,浦熙修写了大量的新闻和特写,被称为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相似文献   
105.
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震惊新闻界的山西记者群体受贿改写煤矿伤亡事故案,让几家媒介确实丢了一回大脸。而2003年让新闻界蒙羞的事件却还不只一回,北京某报社记者孙某某,在采访某电信发展总公司综合信息台时,索要18万元等等。这些记者的行为不仅违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还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这些记者违法案件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却足以引起新闻界好好反思的了。2003年10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和全国记协联合向全国新闻传媒介发出了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所说:“在新闻界开展‘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106.
2013年4、6月间,我国先后发生了雅安地震、吉林宝源禽业公司爆炸等特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灾情发生后,全国各种媒体及时报道灾情,披露死伤情况,并刊发了各级政府的抢险救灾措施,行动之迅速,反映现场情况之详细,得到了全球新闻界的称赞,也起到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提出警示等积极作用。看到新闻媒体的迅速反应,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报道唐山大地震死伤人数的一段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107.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4,(16):51-53
张虎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第一任局长,后调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对记者来讲,他是新闻界的前辈,采访中他的谦和与严谨都让我印象深刻。见面后没有多少寒暄,他先把几页用铅笔书写、字迹清秀的接受采访提纲递到记者手中,请我过目。看得出来,他要讲的故事年代已久,所以具体时间和一些原话都已经过认真查证。  相似文献   
108.
正在过去的年代里,重庆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各种不同身份的人,都有天天上茶馆喝茶的习惯,到茶馆里休息、品茗、聊天、会友和议事,茶馆就是人们社交的主要场合。重庆的茶馆很多,遍布大街小巷。据1947年3月《新民报》发表的统计,全城新旧市区共有街巷316条,茶馆竟有2659家之多,平均每条街巷有8家茶馆。而据成都市茶社业同业公会的记载,1949年成都的茶馆只不过598家,远逊于重庆。一重庆城茶馆的店名很雅致,也很讲究。茶馆本来是开设在闹市,店名却为"葛岭"、"凉亭"、"江山一览轩"等等,没有世俗气。黄沙溪地临长江,开设茶馆取名"数涛楼";  相似文献   
109.
田磊 《南风窗》2007,(24):15-15
很多年来,中国的新闻界都无法担负起黑幕揭发者的重任,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和一家地方电视台,付振中和他所供职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为黑砖窑事件的深度演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北京人大多吃过炒肝,既便没吃过,肯定也知道这是正宗的北京风味小吃。北京的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大都是下层劳动人民发明(包括清宫御膳的小吃),但惟独炒肝,据我所知却是一位上世纪二十年代名记者杨曼青创意发明的。他不像邵飘萍、林白水、成舍我那样在北京新闻界有重要地位,但我认为杨曼青在北京民俗上所做的贡献,在当时新闻界中无可匹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