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被迫承受的诉讼负担,源于公民权利向国家权力的让渡,是其预期的刑事责任在诉讼中的体现;影响被追诉者诉讼负担轻重的因素主要是预期刑事责任的大小;不同严重程度的犯罪案件,涉及到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其它强制性措施和诉讼期限等规定,都应当贯彻比例原则的要求,以体现程序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4.
发展党员要保证质量,介绍人的工作不容忽视。我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党务工作的老党员,在实践中体会到,党组织为入党积极分子选好、管好入党介绍人很关键。  相似文献   
105.
试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兜底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产权法通过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技术创新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通过维护正当竞争秩序、制止非法竞争行为来达到相同之目的。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必须协调两者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关系 ,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兜底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人文景观 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的科普地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方向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最先明确使用这一名词的是塞勃罗斯·拉斯柯里(Ceballos—Lacurain),他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考察、观赏、欣赏风景、野生动植物以及能在此地发现的所有现在的文化现象的特点的目的,到较为偏僻或未被污染的地区旅行。国  相似文献   
107.
侦查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进行的解释不够科学,强制措施应属侦查行为。预审是侦查活动中的最后证明过程,是侦查活动的组成部分,不能与侦查相提并论。法律规定的具体侦查行为还应包括询问被害人、电子监听、对质、辨认等活动。检察机关拥有侦查权导致权力配置违背刑事诉讼基本规律。人民法院的某些权力带有侦查性,与审判机关的诉讼地位不符。  相似文献   
108.
杨明  吴松  李涛  韩治斌  李剑波 《刑事技术》2011,(6):29-29,33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播快、症状反复发作的重要虫媒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劳务输出逐年增加,国内已发现不少由境外疟疾流行区感染的疟疾病例[1],并有死亡病例的报道[2],而针对因感染恶性疟死亡的尸体检验罕见报道。笔者近期遇到2例安哥拉归国劳务人员感染恶性疟死亡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报告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同时直面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着眼  相似文献   
110.
一、人民法院拥有强制措施决定权、变更权有损于司法正义程序正义要求中,裁判者的中立性是基本内容之一。裁判者如果对案件事先存在预断、偏见,对案件“先入为主”,那么这一程序就是非正义的。法律对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都规定了相应的条件,一般都是以有罪认定为前提的。以逮捕为例,它要求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明显是有罪的认定。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中立的审判主体在判决作出前应该视被告人无罪,如果法院对被告人适用了强制措施,实际上已经认为其构成犯罪,这不符合国际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