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58篇
工人农民   219篇
世界政治   2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2107篇
中国共产党   8455篇
中国政治   8361篇
政治理论   1940篇
综合类   28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926篇
  2012年   3011篇
  2011年   3114篇
  2010年   3046篇
  2009年   3117篇
  2008年   2808篇
  2007年   1508篇
  2006年   1002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科学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按照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民主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心;依法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政府和行使权力。  相似文献   
102.
刘怀玉 《探索》2005,3(3):80-83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第一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贡献,主要不在于他的一些具体结论看法与设想上,而是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第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一个单独的逻辑体系,而是融合于现时代的社会实践与具体科学之中的活生生的方法论。我们从恩格斯那里得到的有益教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既要有开放的整体的思想视野,也要有自觉而坚定的方法论边界。  相似文献   
103.
马克思科学人权观的创建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枢 《理论探索》2006,1(4):33-35
对于资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经过了一个对其继承、批判与超越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马克思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科学人权观。马克思在人权问题上的探索过程,始终贯穿着其独特的批判精神。考察马克思人权观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那种为寻求真理而勇于不断地否定自我的批判精神。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使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  相似文献   
104.
邱大明 《新长征》2007,(8):30-31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确保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吉林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落实,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5.
李江山 《新长征》2007,(8):28-29
省九次党代会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了未来五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新的起点上开创振兴吉林、富民强省的新局面意义十分重大,是指导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深入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关键是要抢抓各种机遇,牢牢把握“立足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6.
袁芳 《工会论坛》2005,11(2):111-112
通过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先进文化内涵的各种观点 ,包括特征内涵说、特质内涵说等 ,说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实践中 ,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首要的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7.
《共产党人》2007,(22):1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四个方面,也就是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深刻阐明了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08.
一、必须科学定位教育功能。注意防止和克服“万能牌”的教育观念。不少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缺乏明确的认识,习惯于把培养目标当作教育目的,有的甚至把政治教育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必须引导大家从“万能牌”的教育观念中走出来,还教育功能以本来面目。一是要纠正教育中“急功近利”的做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是一个不断打基础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次教育解决所有问题,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这几年,我们除了抓好集中的专题教育外,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和转化上,形成了“专题教育以学理论为主,经常性教育以结合为主,解决问题以一人一事为主”的教育思路,比较好地解决了“知”与“行”的问题。二是要纠正把教育当做“挡箭牌”的做法。单位发生问题、官兵出了毛病,肯定是有教育方面的教训可以总结,但必须区分主次责任,不能一概归咎于教育没有搞好。如果这些观念得不到有效纠正,不仅不能强化教育的功能。还会削弱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会挫伤政治工作者抓教育、做思想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9.
■计划经济就像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市场经济如同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率。■效率与公平并不发生冲突,将两者对立起来,有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味道。■企业分配(初次分配)要讲效率,社会分配(再分配)要讲公平。  相似文献   
110.
徐增力 《新长征》2006,(10):34-35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中央一号文件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相关的配套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外因总要通过内因发生变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