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22.
刘东杰 《创造》2019,(4):11-14
一、建国7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改革创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凋敝的经济社会状况,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国家治理秩序,“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和有序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1]在借鉴苏联经验并结合国情基础上,我国建立起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公共权力全面介入经济社会领域。这一做法对于迅速恢复政治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秩序”红利,这是新中国社会治理的最早探索。  相似文献   
23.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和干预的核心工具,其合法性强弱,将影响到政府执政合法性的获得和保持。如何提升政策公共性,进而增强、巩固政府执政合法性,是各国政府都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现代公务员制度确立之初,就将"永业"作为其重要制度内涵。上世纪70年代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务员"永业"制度提出了挑战,一种更具弹性和流动性的公共人事制度成为众多国家改革的取向。但由于多种原因,公务员"永业"制的根基在很多国家并未根本触及。在我国,由于公务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及运作的不顺畅,形成了公务员岗位事实上的"永业"现象,造成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不足、公共管理目标取向位移、尾大不掉等问题。因此,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结束事实上的"永业"现象是当前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5.
既得利益是社会利益格局之一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违背“公共性”的既得利益却是社会发展的“毒药”,不仅侵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还会严重降低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因此,必须加以破除.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有着自己职业群体的合法既得利益,也会存在着不为社会认同的“非合法性”既得利益.探寻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形成的内在机理,设计合理的治理路径,对锻造和提升公共管理者的“公共精神”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公共管理人员作为公共问题的处理者、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存在着诸多的角色转换的需求,诸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角色的转换、决策者与执行者角色的转换、公职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转换等等。这些角色转换不好,就有可能引发公共管理角色的冲突,造成公共管理活动的失误甚至失败,进而招致社会资源的流失和对公共管理者及公共管理部门形象的损害。处理好多种角色的转换是公共管理活动导向公共利益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7.
领导干部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保障这一宗旨真正得到落实,不仅需要外在制度的规约,更需要领导干部勤修"气功",真正从认识上提升对于"公共服务"的认知。  相似文献   
28.
现实中存在多种政策产出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将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推进速度,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和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其中,政策敏感性的培育和提升在我国当前涉农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30.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包括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机制。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