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印度人民党的思想基础、政治战略和执政政策表明它是一个具有宗教民族主义倾向的现代政党,而"现代政党"的性质则要求它以印度民族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印度人民党这种游走于教派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之间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反映了印度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特征.  相似文献   
22.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宋丽萍 《工友》2008,(10):57-57
立秋之后,天气虽然还是很热,但感冒的性质已经改为风燥型。这样我们怎么防感冒呢? 不仅干咳,鼻涕和痰里有时还会带着少量血丝,这些症状真会把人吓一跳。其实,每年立秋后,到医院就诊的感冒病人中,出现类似情况的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了2002年印度古吉拉特邦教派冲突的历史背景,对危机处理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反映印度的宗教危机管理机制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5.
学会学习     
宋丽萍 《实践》2005,(7):48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 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 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 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学会学 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 支柱,而其中“学会学习”成为现代 教育目标的核心。时代的发展已经 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一次性学校 教育已经不能解决人的一生的生存 和发展问题,每个人都要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否则将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26.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无疑能够不断建立起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7.
正"我的梦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回来和我们在一起""我的梦想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务员""我的梦想就是能在网上开个店,销售我们村里的枸杞"……几天来,这样的心中梦想在学校、在社区、在田间地头、在生产一线声声传递,人人有梦、人人追梦、人人圆梦的青春力量在塞上大地源源不断地凝聚。4月22日至27日,自治区团委在全区各级团组织启动了"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学习座谈、交流讨论、入团宣誓、参观寻访、青春故事讲述、征文演讲、志愿服务、文艺演出、撰写网络日志等多种方式,吸引  相似文献   
28.
目前 ,一些中小图书馆在网络化建设中存在认识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数据库建设滞后、重复建设等问题。要把网络化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大事来抓 ,加强人才培养 ,制定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29.
宋丽萍 《学理论》2011,(32):37-38
主客观的关系是认识论的必备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相互区别、联系、转化决定了认识的主观性同认识的客观性是统一的,是协调发展和同步一致的。主体性的水平及发扬程度越高,反映的主观形式就越完善,理解的自觉性就越强,主体的观念就越能深入到客观对象的内部和各个方面,因而获得的客体信息就越多而且全面,认识主观性实现的程度也就越大。反之,如果主体能力没有发展到使潜在客体变为现实客体,或只在很低的层次上反映客体,那就谈不上什么对客体的深入、全面、本质的认识,也就谈不上认识的客观性。获得的客体信息越多而且全面,认识主观性实现的程度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变迁与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理念出现了变迁,表现出德性价值追求、习得性道德的获得、完整性道德人格的自觉等特点。这种变迁带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的双重印记,表达出人文精神回归的诉求。而从变迁中探寻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无疑对大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道德观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