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我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因为这,很多人打击过我,赵宝刚就曾相当直接地对我说‘你长得太难看了’。虽然备受打击,但是我从来没觉得我的长相对我的演艺事业有局限,我很清醒地知道演员的形象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你的才华和演技。现在时代进步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变了,越来越多的小姑娘喜欢我了,我想我也能挤进偶像派行列了。”从《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征服》,到《半路夫妻》、《刀锋1937》、《大工匠》、《潜伏》,孙红雷走了一条由坏变好、由鲁莽硬汉到斗智斗勇的特工人员的戏路。  相似文献   
22.
如果我们翻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便会发觉这是一部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创新史。书法虽隶属于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小的分枝,其实它却和传统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文字学、考据学乃至文章诗词、金石绘画、音乐舞蹈等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3.
惊艳炫彩衣     
德宏的五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独特而鲜明的服饰,因此服饰就成了识别民族最直观的标志。这些服饰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后,就同文化紧紧结合起来。它浓缩着历史,映照着地域特征,反映了各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有的还折射着信仰和宗教的信息。  相似文献   
24.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5,31(2):97-104
秦汉魏晋是中华审美意识的拓展与细化期。秦汉审美以雄健风流为特点, 集中体现在赋、隶书与画像砖石, 是述旧总体文化背景下之独特审美创造。魏晋审美在实践上开拓出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两个新领域, 书法艺术提前进入精品时代; 观念上出现了深入研究艺术创造和欣赏规律的专门理论著作和系统的审美概念体系, 为整个古典审美高峰期的到来打下扎实基础。汉魏美学可为理解后发生时期人类审美史之共性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25.
正"五四"运动以降,我国画家(主要指国画家)受时代潮流推动,大多主动吸收西洋绘画的某些优长,从内容、形式、技法、工具、原料等方面,对传统绘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国人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的变化。但也有少数画家一生坚守古法,恪守传统,不为世风所动,甘愿做艺术上的"保守派"。建国前定  相似文献   
26.
我国当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引起言语交际中的一些变化,表现出求新、求简,实用的趋势。模糊修辞与之密切相关。本文侧重联系当代汉语多姿多彩的修辞现象,对模糊修辞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归纳,认为当代汉语修辞的变化发展是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社会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把当代汉语模糊修辞现象放到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从社会的沿袭、复杂的社会心态、社会的需求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方面去考察研究。论文还分析了当代汉语模糊修辞与联想的关系,联想是模糊修辞的心理基础。此外,还从语义的角度,归纳了当代汉语模糊修辞的多种表现形式。这些修辞形式不仅多见于文艺语体,而且广泛运用在公关、文秘、外贸、旅游、商业等工作中,能够直接为当前的市场经济服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李忱 《长白学刊》2005,(3):97-99
审美理想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由审美感受、审美观念所形成的系统化的一种审美意识,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社会历史性、人类共同性、多元层次性的特征.审美理想是引导先进文化的旗帜,是照亮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塑造现代人格的推力.  相似文献   
28.
石破 《南风窗》2013,(25):13-13
在今年11月中旬举办的第17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有一家美术馆把其签约画家的作品做成限量版版画和高仿品出售,价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馆长对我说:这叫让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馆长还说:喜欢在办公室挂名画的老板,我们可以把画租给他,让艺术品进入他的私人空间,一个月换一幅都没问题,既  相似文献   
29.
美国作家塞林格发表于1951年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在语言形式、叙述视角、叙述方式等方面体现了后现代叙事本的三大特征:他用“低俗”的语言消融了高雅化与通俗化的界限;从独特的青少年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打破了权力话语和美学观念;以非人格化叙述的“无言”搁置了真理和终极意义。塞林格的创作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下半期西方后现代学创作的发展,是后现代叙事本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0.
审美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的互相交融影响的共识、共鸣活动。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年群体不断更新换代,审美模式呈现出时代性差异。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当代青年与父辈之间业已形成鲜明的审美代际差异,其中折射出审美观念的变化、审美环境的重构,以及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产生的微妙情感互动。在互联网审美语境中,以“90后”和“00后”为审美主体的青年一代,与“70后”“80后”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审美观念。本研究通过历时态的观察,尝试厘清各个时代的审美偏好、分析审美迭代的原因、探究审美转向的内在逻辑,从而为引导当代青年形成健康的审美判断、培育良好的审美能力提供认知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