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75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1 毫秒
21.
以西安市后村为例,指出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面临着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冲突,并分析冲突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转变村内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村内古建筑及特色文化资源作用;实行"城中村"文化的渐进式改造等,是解决冲突,构建和谐"城中村"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2.
杨飞  骞军荣 《廉政瞭望》2012,(19):70-71
演员童祥苓一直不寂寞,不过,如今的他旱已不是以《智取威虎山》中的孤胆英雄杨子荣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而是作为某膏药品牌的代言人,其唱词也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变成了“痛痛痛,贴贴贴,早贴早轻松”的叫卖声。  相似文献   
23.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4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而成为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李士才少将等纷纷感慨道:"‘谷子将军’今名副其实了!"从不满13岁参加红军闹革命,到25岁扬名章缝集大战,再到33岁担任  相似文献   
24.
杨飞 《黄埔》2010,(6):16-18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安徽籍将军,他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就是少将曹广化。  相似文献   
25.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建设首要关注的内容.电子政务政民互动是一个内容包含广泛、互动形式多样的新型政民互动业务体系.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利用电子政务高效快捷的技术特性和对所承载业务动态应用情况可查可管的服务特征,规范有序开展政民互动工作,具有其他传统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26.
杨飞  李竑鋆 《世纪桥》2010,(8):28-31
<正>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立后,根据地周围31个县的军民在湘鄂川黔省委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初发生于美国的“黑幕揭发”运动,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记者和作家,为揭露性新闻报道积累了经验;促进了美国新闻业尤其是期刊杂志业的繁荣,凸现了新闻界监督社会的职能,提高了新闻事业的社会地位;促进了美国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1905年9月,著名反清志士吴越为揭穿清廷“预备立宪”骗局,在北京前门火车站谋炸出洋五大臣而英勇献身,孙中山为其写下的“爰有吴君,奋力一掷”祭文,已传遍五湖四海。而他与皖籍历史名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的交往,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29.
杨飞 《传承》2010,(19):45-47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批藏族战士、中国共产党第一批藏族党员、新中国第一位藏族政协委员和第一个藏族自治区主席,天宝在推进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都作出了不可磨  相似文献   
30.
陈独秀与房秩五同乡情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党史纵横》2009,(4):52-54
陈独秀与房秩五,一个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民主革命家.一个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教育家.两人相识于安庆青年励志社,相知于携手创办《安徽俗话报》的进步活动中.共同的兴趣和强烈的爱国心,使陈独秀与房秩五在岁月的磨砺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