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发展经历了横向和纵向发展的两大阶段,由于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在取得了一定成效之下也产生了立法、法制化经济手段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对上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法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法律深化的动态T型方向。  相似文献   
32.
城市管理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范围内的一切事务以及人的行为都需要通过管理来维系,而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法治化直接影响城市管理进程推进,是推动依法行政、依法治市进步,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33.
一 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是推进党内民主一项基本工作,党员民主权利包含多方面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1.党员的知情权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了解党内信息或事务的权利.党章规定的参加会议权、阅读文件权和接受教育培训权,属于党员知情权.  相似文献   
34.
失业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就业政策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有经济改革浪潮中,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城市贫困的政策目标。政府为小额贷款业主提供担保是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所选择的市场主导型的政策工具。该政策鼓励失业者通过创业实现再就业,而非直接向失业者提供物质援助或工作岗位。随着转型期下岗问题逐步向市场经济下的失业问题转化,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本身也发生着变迁。本文从政策学习、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变迁的多视角出发,考察上海小额贷款担保政策的变迁过程(2000-2011)和动力,结合其他地区的政策实践,提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变迁模型。  相似文献   
35.
失业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就业政策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有经济改革浪潮中,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城市贫困的政策目标。政府为小额贷款业主提供担保是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所选择的市场主导型的政策工具。该政策鼓励失业者通过创业实现再就业,而非直接向失业者提供物质援助或工作岗位。随着转型期下岗问题逐步向市场经济下的失业问题转化,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本身也发生着变迁。本文从Sabatier的倡导联盟模型出发,考察上海小额贷款担保政策的选择和变迁过程(2000-2011)和动力,结合其他地区的政策实践,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并从政策变迁视角再探中国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36.
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中,"物质变换"概念具有基础地位,它是研究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开创意义在于他超越了"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的阐明,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使这一概念具有了社会经济含义,从而将自然意义上的物质循环与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二者的内在关联,触及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核.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通过对物质变换断裂的分析,揭示了物质循环中断的社会经济根源,为我们今天建设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7.
大学语文教育的滑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社会浮躁、思想贫乏、教育失败三个方面可以找寻到语文教育失落的原因。从小处来说,语文教育的缺失,只会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思想狭隘、审美失却、精神萎顿的人;往大处说,语文教育的缺失,将让一个民族变成精神的荒漠。语文教育是关涉心灵的教育,更是立人的教育,它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独立的人格、提高他们自身修养,以及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正视语文教育在今天的艰难处境,并寻找拯救语文教育的正途。  相似文献   
38.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制度为承包人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不难发现工程价款优先受偿制度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仍可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认识。  相似文献   
39.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着一种深刻而现实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发端于其"对象性"范畴。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马克思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并将这种探讨推进到社会历史的存在论层面,揭示了造成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资本根源。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概念定义了劳动,阐释出劳动的生态意蕴,但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物质变换以断裂的方式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根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生态观最终指向联合起来的生产者,通过最合理的调控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