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四时八节,合家团聚,此乃人间乐事。一首“常回家看看”就因唱出了浓浓的亲情、乡情不胫而走,广传人口。当然,对老百姓来说,逢年过节,少不了有一笔开销。出门旅行,置办吃喝,串亲访友,都得花费自己一颗汗珠摔八瓣的辛苦钱。没钱过节那是苦不堪言的辛酸。 可对某些人而言,过大年不用花自家一分钱,却过得比百姓更加滋润、潇洒,逍遥自在。这便是变着法儿搞公费过节。 能够公费过节的,大都是有头有脸的主儿。近几年反腐倡廉抓得紧,互相请客,滥发礼券,收受年货之类,从中央到地方明令禁止,于是便不得不有所收敛。但腐败现象、不正…  相似文献   
42.
"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晁冲之《送人游江南》诗)杭州西湖,在文人骚客心中的推崇,一言难尽,达于极致。今古诗人写西湖的诗词歌赋,车载斗量,美不胜收。才子、诗家的郭沫若游西湖而发雅兴,乃情  相似文献   
43.
乐朋 《唯实》2009,(6):93-93
“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杂文家难得,因此我要保护一些杂文家。”(河北人民出版社《毛泽东与鲁迅》)以上的话,系1957年6月30日,毛泽东邀《新民晚报》总编、杂文家赵超构赴中南海共进午餐、席间谈杂文时所说。初见这番话,我颇为感动,想不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会这么喜爱杂文,对做杂文家情有独钟,又对杂文家如此呵护备至,真是太难得。  相似文献   
44.
乐朋 《唯实》2012,(1):96-96
香港商人萧百佑日前作客《现在开讲》,介绍其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并围绕"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主题,与多位嘉宾展开了一场电视激辩。从各新闻媒体的报道看,"狼爸"萧百佑的家庭教育颇为"成功"。他的三个儿女,都"打"进了北大;他还写了一本《所以,北大兄妹》的书,拥有无数的粉丝。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家长,也打电话向他"请教怎么打孩子,打得好,不犯法"。港商萧先生俨然  相似文献   
45.
乐朋 《唯实》2014,(2):95-95
<正>清康熙朝的张伯行,享有"天下第一廉吏"的美誉。他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官做得挺大,却能身居高官而秉持清廉。《新世说》载,在地方当官20余年的张伯行,每到一地,总是轻车简从,不带家眷赴任;每天吃用的米麦菜蔬,一布一丝,甚至推磨的牛、碾米的石碾,都从兰考老家运往任职之所,不沾当地一丝一毫。有次无锡县令  相似文献   
46.
乐朋 《唯实》2014,(8):95-95
“封口费”古已有之,其中最高档的,恐要算宋朝真宗皇帝送给宰相王旦的那笔“封口费”了。称之为最高档,是基于以下三要素:首先,经济价值巨大,特上档次。宋真宗送出的“封口费”,不是一般的黄白之货,而是一壶又大又圆的上等合浦珍珠。  相似文献   
47.
当代官婢     
乐朋 《廉政瞭望》2013,(24):70-70
古时候,被削籍没入官府为奴婢的女子,称官婢。现今时势迥异。本不该再有官婢,可看罢山西女老板丁书苗的发迹简史,我不得不说,她就是当代宫婢。  相似文献   
48.
朱大路先生的长篇小说《上海爷叔》问世已近一年了。年过知命的大路待人和蔼,脸上常挂着浅浅的笑容。他在《文汇报》笔会部编杂文多年,可他不写杂文,他写散文、写传奇、写小说,而且所写作品总以笑为主旨。他的第一个长篇写带泪的笑,第二个长篇写无奈的笑,这部《上海爷叔》又写什么笑呢?如果我的直觉不错,我猜这回他是写了惨淡的笑。欧阳修《秋声赋》云,“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大路塑造的小说主人公、费姓上海爷叔,恰在一汪秋色中,在抗战胜利的吹呼声中,重返上海滩,展开其色彩斑斓的传奇人生的。老爷叔本为常州人,年轻时就到上海学生意,成了阿拉上海人,而今年过  相似文献   
49.
编辑琐忆     
顷读来函,获知《江苏政协》杂志已届创刊200期。欣喜之余,作为一名在该杂志工作二十年的老编辑,我所能写的,只有琐屑的回忆。我到省政协上班的第二年,即1982年春天,省委统战部的洪泽同  相似文献   
50.
金莲癖     
乐朋 《法制博览》2010,(14):5-5
“三寸金莲”已然归于历史博物馆。今人也绝不再以莲足为衡量女人美丑之准绳。可在明清两代数百年间,确然有过金莲热,一些人爱莲成癖,以“三寸金莲”为时尚,涌动着金莲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