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冷战结束后,各国原以美苏争霸为政治前提的一切战略关系和对外政策都需要重新调整,包括对外援助政策。冷战结束距今已经二十多年,许多政策在不断的试验和修正中逐步定型,政策调整的效果也逐渐显现。因此,本文基于"软实力"理论,以冷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为例,对三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角力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得出对中国未来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动力。但在中国,社区建设经验不足,公众参与程度也相对薄弱。为此,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业化社区工作队伍、居民利益社区化等途径,有效消除社区建设发展"瓶颈"问题,增进中国城市社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3.
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需要加强劳动安全卫生法制建设。为此 ,要在法规中强化劳动者的权利及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在法规中须贯彻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要坚持政府、用人单位、职工 (工会 )三方结合的工作体制。在立法中还要遵循科学性、实事求是及实践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44.
家庭暴力并未因社会进步而销声匿迹,我国涉家暴离婚案件呈增长之势。以实证研究为方法,对我国基层人民法院涉家暴离婚案件民事判决书中对于“家庭暴力”的认定进行分析,发现实务中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存在家庭暴力类型范围界定狭窄、家庭暴力行为认定标准过高、家暴事实证明标准过于严苛等问题。基于此,应从明晰家庭暴力行为的概念、构建多元化家庭暴力认定标准和优化家庭暴力证据认定规则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5.
杨杰  陈莹 《人民司法》2023,(17):104-107
<正>【裁判要旨】债务人以债权消灭、丧失强制执行效力等执行依据生效后的实体事由提出抗辩,针对该实体事由是否成立执行障碍,应当进行实质审查,仅在程序上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关于执行行为异议的规定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46.
2012年6月1日,由浙江省文明办、省社科院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我们的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相关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47.
本文着眼于ECFA签订后两岸投资法律环境的现状,提出后ECFA时代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在两岸投资保障机制中扮演着"先锋、保障、促进"的角色,并进一步论述前述角色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实现律师"先锋、保障、促进"作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8.
陈莹  燕小青 《中国发展》2015,15(3):15-21
该文运用欧几里德距离公式测算普惠金融指数来衡量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程度,并从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由金融的广度推动的。由此提出,中国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国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49.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的重要性,介绍了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模式,在借鉴 国际经验和分析我国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政策措施。本文的观 点有:1.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实际;2.国有银行上市在某些方面 提高了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但并不能自动解决治理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50.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出,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