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5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7篇
法律   900篇
中国共产党   371篇
中国政治   560篇
政治理论   234篇
综合类   4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时事资料手册》2004,(3):19-20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端,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岛东北约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余米深的海沟。  相似文献   
52.
王在希简介现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许世铨简介1964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国际新闻专业;1967年至1996年先后任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驻坦桑尼亚、黎巴嫩、英国、联合国记者,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1996年11月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现任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铭暄简介1928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5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攻读研究生并于1953年毕业。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法学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研究人总干事…  相似文献   
53.
进入21世纪以来,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上台后,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近年来,“台独”分子依靠某些外国势力的撑腰,鼓吹“一边一国”,搞“公投制宪”,“独立建国”,叫嚷台湾是所渭的“主权独立国家”,公开修改历史教科书,推行“去中国化”,紧锣密鼓推行其分裂国家的图谋。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毫无任何法理依据,也损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  相似文献   
54.
奥运反恐不仅是东道国和国际奥委会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根据国际法应进行合作的事情.在奥运反恐问题上需要东道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但是合作需要在尊重东道国主权以及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来进行.东道国为反恐而采取的某些国内行为也要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一、中日农产品贸易争端引发的问题2001年4月,日本政府对我国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挑起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争端。我国政府在与日方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于同年6月宣布对来自日本的汽车、空调和手提电话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在我国拒绝对出口产品实施自动出口限制,日本即将启动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的关头,为避免摩擦扩大化,最终双方还是在妥协  相似文献   
56.
全球化语境下主权和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主权和法治的复杂关系,本文提出民族国家主权是导致法治被限定为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时代,主权和法治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和全球治理联系起来。本文认为,由于全球化时代主权形式发展趋向的不确定性,全球治理并不必然选择法治作为其治理模式。但是,法治却是保障全球治理成为“善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7.
<正>〔主持人语〕自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之后,各沿海国家对沿海海洋国土和权益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来中国海洋周边情势呈现愈益复杂化的趋势,尤其进入2012年7月以来,中日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日趋尖锐化,使得两国关系跌入建交40年以来的冰点。国际舆论一直对中国发展海上力量问题紧盯不放,其聚焦点之一就是中国是否利用强大的"蓝水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进行海外扩展,追求霸权。同时,日本也展开了对中国的舆论战,增加驻海外领事馆数量、增发钓鱼岛  相似文献   
58.
王珊 《时事报告》2012,(6):65-67
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再次引发钓鱼岛归属争端。紧接着“天安号”、“延坪岛事件”招致美、韩、日冷战后最大规模海上军演。同时间日俄围绕“北方四岛”主权问题口水战骤紧。  相似文献   
59.
《外交评论》2016,(3):73-99
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和中国近年来的崛起,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重要契机和挑战,呼唤新的外交思维和理论以指导中国外交实践,建构更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一些儒家学者开始诉诸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天下秩序和后来的朝贡体系中找到了启示和答案。他们认为,以国家主权平等为中心的现代国际秩序存在根本性的不可修复的缺陷,而儒家王道精神和天下秩序理想昭示了更合理、更正义的国际秩序,所以未来理想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以儒家王道精神为基础的天下秩序。尽管这些儒家学者对现代国际秩序的批评有很多的合理性,他们所提出的天下主义秩序充满洞见,但是有关重建儒家天下秩序的主张是很值得商榷的。其实,儒家天下—朝贡秩序与当今以民族平等为基本原则的国际秩序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儒家道义原则以及由此推衍出来的儒家国际正义原则仍然非常有用,可以指导当今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中国学者需要认真研究和比较中西方文明,推动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寻找儒家思想与国际伦理原则以及国际法相容的契合点,让儒家思想融入国际主流价值,从而完善现代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60.
《外交评论》2016,(3):25-44
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端一直悬而未决。寻求最佳的和平解决路径,一向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的思路包括外交谈判、共同开发、信任措施建设等。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启动的仲裁程序掀起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强制争端解决机制在南海适用性问题的辩论热潮。南海仲裁案的程序和实体问题、法律内涵、政治意义,后仲裁时代南海问题的发展走向以及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解读《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南海各争端方对第三方强制解决机制的不同态度以及在海洋争端解决方面的国家实践,比较菲律宾和中国对争端解决的政治立场和法律观点,以及中美两国有关南海问题的战略和政策考量,从法律和政治角度评估仲裁案在解决南海争端上的有效性和影响。《公约》的强制解决机制在国际法及争端解决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南海复杂的政治背景及多层次法律难题交织的困境下,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强制仲裁程序无助于两国争端的解决。反之,仲裁案开启以来的南海形势充满了更多、更严峻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何选择一个既符合南海各争端国利益及法律文化,又能满足各利益攸关方合法关切的争端管理或解决机制,应重新回到各国决策者的优先议程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