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论犯罪的对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犯罪的对合关系指犯罪行为人及其指向对象互为行为相对人,彼此依存,缺一不可。犯罪的对合关系以对合性、犯罪性和法定性为特征。在实践中,犯罪对合关系可分为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和非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在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中,又包含彼此异罪与彼此同罪两种类型。在澄清犯罪对合关系的认识及其类型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对合关系在立法上的反映以及具有对合关系的犯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相似文献   
592.
周宇骏 《法学》2023,(1):49-64
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我国推进改革创新的法治化路径,明晰其立法条件成熟标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当前的法律规范和理论共识中无法找到涵盖相应标准的可行方案,过往试点经验也只是零打碎敲、未成体系,由此导致制度实践中改革效率受限、新法权威性不足等问题。从授权改革试点的规范设计、本质属性和过往实践来看,其立法条件成熟的标准应体现为一种合目的性判断逻辑。该判断在价值目的上,考察试点对改革发展方向和授权预设目标的落实;在规范性目的上,分析试点设计是否明确、具体、可执行,与法律体系是否融贯;在事实目的上,判断试点手段对客观规律和比例原则的遵循;并按照“价值目的—规范性目的—事实目的”之顺序在实践中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593.
我国法院在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强度方面存在差异,具体体现为“是否存在法定职责”“履行法定职责是否可能”以及“是否实质履行了法定职责”这三个审判基准上的不一致。这反映出我国理论上存在秩序性审查模式与合目的性审查模式两种理想类型。从国外的司法实践中看,英、美、法、德四国对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都具有合目的性司法审查模式的制度装置。鉴于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将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案件的合目的性审查模式引入制度的条件,下一步在合目的性司法审查模式的完善上应立足于司法审查标准的细化、区分合理性与专业性审查、完善不同层次的义务来源体系、考量对基本人权的侵犯程度以及进行必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94.
髌骨软化症是髌股关节软骨的一种退变性病变,其特点是髌骨软骨纤维性变、鳞片状碎裂,最后软骨糜烂暴露骨质,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晚期在髌骨边缘可有骨刺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系风、寒、湿、瘀等邪侵袭关节,阻遏局部,气血营卫失调所致.丁锷教授通过数十年对髌骨软化症的悉心研究,总结一整套治疗方法,辨证运用中药内服、外用,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95.
杨陈 《中外法学》2023,(1):106-124
当代学者倾向于将传统中国的政治模式形容为“儒法国家”,即以儒家意识形态正当化法家化的国家体制。这种“德法合治”有效地降低了统治成本,实现了长治久安。然而,这种纯粹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的解释却从侧面呼应了“中国古代专制论”,进而使得从传统中发掘出“依宪治国”资源变得不再可能。事实上,在“德法合治”之外,儒家德治理念有其自主性,这一理念经由法家化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一种清流主义的政治文化与心态,其内容大致包括道统与政统的分离、反绩效主义的治理观以及反形式主义的法律传统。这样的文化与心态虽未能固化为制度性传统,但却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公权力尤其是主权性权力的作用,而这正可作为当代“依宪治国”事业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596.
知识论以知识为对象,伦理学以伦理为对象,讨论二者交汇何以可能,应从知识与伦理能否互涵入手。知识既是联系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以信念为动力辩明的真理,其内蕴的自在法则、公理、律令,构成知识和伦理的基础与来源。伦理(Ethics)之气禀、品性向习惯、风俗生成,敞开其普遍性体认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结构,获得汉语“伦理”的本体性解释:“伦”之本义是辈分,本质是血缘,敞开为类聚。血缘贯通自然生育法则,辈分和类聚张扬自然之理,使“伦”与“理”会通生成人类原初认知结构的是人性。人性构成知识与伦理、科学与价值、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的逻辑起点;以此出发,向上行,达于形而上学,所有领域的真知将得到会通,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亦在此会通之境达成;向下行,开辟知识与道德的融通运用之道。前者以信念的确信、指涉的普遍性和解释的合理性为准则;后者以指涉的时空性、理解的精确性和使用的规范性为准则。统摄二者使之发生交汇效应的根本依据是合律性:首先是合社会律,但前提是合人文律,最终是合自然律。知识论与伦理学的交汇,最终是形下生活运用与形上追问真知相交汇的合律性。  相似文献   
597.
汤荣光  李嘉霖 《探索与争鸣》2023,(10):154-164+180
如何回溯性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无疑是一项重大命题,基于此而延申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构造辨合的论题。首先需要分析文明形态的概念生成,从原初涵义聚焦文明形态的理论始基、创制语境、发展脉象;继而评析文明与形态如何意涵各表,从表意系统发掘文明与形态汇聚成文明形态的思维理路;之后解答文明何以聚合为形态,从内在规定性阐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意义与发展必然;最后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之证成,从核心论题展现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的实践样态。由此可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步提供学理释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