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145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3,(11):14-20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退位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这不仅因为她的主动让贤展示了一代女王的智慧与气度,更意味着作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位女王之一,她的退位或将预示一个女王时代即将落幕。  相似文献   
72.
这是一把陈旧的廓尔喀刀,刀鞘略有破损,插在吞口上的四只寸长的小刀已锈迹斑斑.将刀用力拔出,弧形的刀刃却其薄如纸,锋锐不减.轻抚着这把友人从遥远的西藏山南带来的廓尔喀刀,不禁联想起悍勇善战的廓尔喀雇佣军.这支神奇的军队每每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书写下神奇的篇章,但世人对诞生这支军队的雪域王国尼泊尔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73.
刘秉光 《政府法制》2011,(30):19-19
汉宣帝刘询,出生后遭遇家破人亡,幼年时经历牢狱之灾,少年时饱受民间疾苦,即位后低调务实,是把西汉王朝推向中兴态势的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相似文献   
74.
中古时期中原王朝或河西地方政权皆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都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或迟或早经营西域,这既是争正统的需要,也是实际利益的需要.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都采取"恩威并用"的方式经营西域,具体做法是:经济上优惠、政治上拉拢、文化上宽容、军事上镇压.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大多还在西域条件较成熟的地方建立郡县,以此作为经营西域的牢固的根据地.而中原政权不稳定,或统治者的认识局限性或错误决策,都影响了西域的稳定与治理.  相似文献   
75.
张嵌 《法制博览》2010,(4):42-44
公元1279年,中国广东新会,那一片颤抖的海,那一只颤抖的沉船,那一团颤抖的烈火,那些个颤抖的胜利者和殉难者,染红了大片南中国海的颤抖的血,在滔滔巨浪间翻腾成一个绝唱——大宋王朝最后的绝唱——崖山之战。  相似文献   
76.
鹿门山行思     
卢苇 《传承》2008,(19):28-29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能和几个好友同往鹿门山一游。鹿门山在襄阳城东30里,滨临汉水,不高,但很美,自古胜称隐逸之地。千百年间,遁迹其上者多多。最有名气的古人有3个,一个是隐而不出的汉末高士庞德公,一个是先隐后出复又归隐的中唐诗人孟浩然,再一个就是另类隐者晚唐诗人皮日休。庞德公不能多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77.
张远 《党政论坛》2014,(14):46-47
姬昌是其族领导人古公宣父的孙子,在其父公季死后被立为西伯,后来到武王灭商之后被迫尊为周文王。他应当说是奠定周王朝基业的第一人。说他当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或许过了,但这种人心和人才的归依是显然的。于是纣王便将姬昌抓起来囚禁在美(音同有)里。  相似文献   
78.
79.
藏族史学界对吐蕃的历史分段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吐蕃王朝”、“吐蕃时期”、“吐蕃”等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和时空界定,导致很难把握整个吐蕃王朝在具体时间范围内的历史进程,出现某一时段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分段内有不同的结论.对这些概念梳理不清,难免给吐蕃史学科建设及藏族古代史的理论研究造成诸多不便.根据藏汉文历史文献的记载及藏族古代社会历史具体发展进程及纵向分析,“吐蕃”一词的时间概念即可分为前吐蕃时期、吐蕃王朝(大蕃)时期及后吐蕃时期三个时段.  相似文献   
80.
文人的殉节     
【王朝迅速地不得人心,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中国历代王朝,在其画上句号时,总有遗老孤忠、文人学士等为之身殉,演出一番壮烈。但在清朝,反响实在寂寥。按道理,这样一个统治中国近300年的异族王朝,在其谢幕之时,总该有几位运筹帷幄的决策之士,执掌国政的机枢之流与国同难才是。但翻遍历史,却不见一个王爷或大臣为之上吊服毒,抹脖自尽;没有一个都督或总兵为之举枪自杀,饮弹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