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鹏 《外交评论》2010,27(2):1-7
中美关系经历2010年初的博弈并转圜,下一步将走向更深刻的战略竞争还是长期战略稳定?本文从国际体系变迁和世界权势转移两个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了近期中美关系变异的新特点、美国对华战略判断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势进行了探讨。与其说得出了具体结论,不如说提出了新的问题。因为中美关系的走向从来就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正透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表象,可以看出台湾问题仍然处于极大的不确定之中,这种不确定性来自岛内的战略焦虑。焦虑一:在中国大陆未来大战略的设计中,台湾问题的紧迫感或者说在全局性战略议程的位置并不靠前。一旦中国大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时,台湾问题的解决势必加速。焦虑二:在美国亚太"再平衡"展览中,台湾找不准自身的定位。近日台湾表面上  相似文献   
83.
中国崛起、美国“重返”及区域内其他力量的发展,导致亚太地区格局正在发生近百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中美战略博弈已经成为决定亚太格局走势的最主要矛盾,因为中国崛起势头难以逆转,美国亚太“再平衡”也是一次兼顾历史与现实、涉及内政与外交、得到美国两党共同支持的重大战略性选择,力量之变与战略之变同时发生,两强对立势难避免。但是,由于两国不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和根深蒂固的历史积怨、在亚太地区各具优势彼此难以替代、在全球其他地域和领域的合作有助抵消亚太对抗,加之双边利益深度捆绑,中美博弈未必会走向战略对抗,而完全具备走向良性互动的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一个根本问题(亚太主导权)的破解、两套体系的对接、三大海域的危机管控、四组三边关系的经营和五个多边组织的互动等“一二三四五”问题。这既是中美实现亚太和平共处的前提,也是能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事不过三.在经过三轮富有成效的对话之后,G20终于在各方共同推动下实现了机制化.尽管机制化的具体运行有待细化、前景仍具某种不确定性,但其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异常深远,对中国外交的现实启示也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85.
袁鹏 《思想工作》2004,(9):46-47
前不久,在韩国首都汉城访问的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表示,美国希望以“利比亚模式”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美方认为,博尔顿的提议是布什政府就任3年多以来向朝鲜提出的一份具体计划,具有“建设性”。朝方则表示,以“利比亚模式”来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根本不值得考虑”。那么,究竟什么是“利比亚模式”?美国在“解决”或“改造”他国时究竟有多少种模式?是谁在炮制这些模式?形形色色的“改造模式”应该说,就大战略目标来讲,美国改造世界的模式只有一种,即“美国模式”,对外传输美国的价值理念,推广美国的民主制度,从而重新…  相似文献   
86.
战略互信与战略稳定——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美关系已经保持了近7年的稳定状态,这是冷战后的第一次.但中美之间并未因此建立起足够的战略互信,两国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战略稳定还有待时日.制约中美关系走向战略稳定的主要矛盾包括结构性因素、国内因素、偶然因素及认知因素等四个层次的问题其中认知层次的问题即战略互信的建立是目前双方认识最不确定但最需立即面对、同时也最有潜力扩展中美关系发展空间的问题.它既是化解结构性矛盾的必要前提,也是防止危机发生的最有效防波堤.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任务,即是努力建立战略互信,争取实现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87.
评美国未来的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月20日,美国单方面对阿富汗和苏丹进行导弹突袭,次日克林顿宣称,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意味深长的是,美国这次因使馆被炸而发动的空袭行动,其理由不是对事件本身进行报复,而是为“捍卫美国人抵御时时存在的来自恐怖分子的威胁”。这其中隐含着美未来国家安...  相似文献   
88.
新冠疫情引发世界新变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缠绕,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大国关系、地缘格局、全球治理、发展模式莫不遭受重大冲击。尽管疫情还在发展过程中,许多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几个重大趋势已然十分明朗。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因此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9.
"后后冷战时代"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美国政要“9·11”后提出的所谓“后后冷战时代”观进行了评析 ,认为此一提法既是美国政要对当前时代的一种概括 ,也包含潜在的战略意图 ,即借机整合世界 ,塑造反恐新形势下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对于“后后冷战时代”观 ,各国虽认识到其中的合理性 ,但也多少看清了美国背后的战略用心 ,因而并不积极呼应 ,致使这一概念未广泛流行。对于中国 ,“后后冷战时代”观能否成为国际通用的“范式”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体悟其背后的战略内涵 ,制定更为合理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90.
Aheated debate arose on the nature of China-U. S. relations among scholars inthe two countries. Are the two "strategic partners"? "Competitors"? "Neitherfriends nor enemies"? Or even "Potential enemies"? But largely since 1997, along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amework for "a construct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the definition seems to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mainstream in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By contrast, Governor George. W. Bush, the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