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6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The private nature of corporate actors does not necessarily preclude them from contributing to public interest. When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genuine public motivation are favorably aligned, corporate actor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can also drive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s. For a private corporation,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inherently entails crossing not only the public–private boundary but also various policy domains. This study formulates five propositions to characterize the cross-boundary strategies of corporate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 distinct form of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in a developing authoritarian state. The case study of mobile healthcare payment innovation in China finds that the corporate entrepreneur used a series of cross-boundary strategies adeptly that eventually made the innovation not only adopted in one locality but also rapidly diffused nationwide. These strategies were not used in isolation or in a pure stepwise fashion but appeared to be recursive and interactive, suggest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corporate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in a multilevel governance system. More studies could be done to further examine strategies and processes of other forms of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in various national and sector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92.
中国崛起与全球安全治理转型是21世纪初国际关系领域两个备受瞩目的全球性现象。文章以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安全制度安排和安全规范设定为主要分析路径,以全球政治安全治理和全球经济安全治理为主要分析单元。一方面,自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可分为"单边全球主义"和"全球单边主义"两个阶段,并且每一阶段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均可分解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政治规范和经济规范四个领域;另一方面,运用比较研究法,对各个时期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在上述四个领域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剖析,可以发现,这种差异性集中表现为正在进行中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转型,崛起的中国在此次转型过程中开始发挥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的作用。在传统全球安全治理体系陷入危机之时,中国崛起在相关领域所带来的制度效应和规范效应正在逐渐潜移默化地嵌入到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中,中国的政策和实践也将相应日益形成规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公安教育改革是公安教育为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特点而进行的体制变革,其目标是提高公安教育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通过此理论可以从动力因素、主体选择、变迁路径等角度审视公安教育改革的进程,论证公安教育改革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4.
事业单位是由单一的主体即国家举办的服务于特定社会公益目标而设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事业单位的国家登记制度必要性不充分,宜改为备案和公告制度。对于有的事业单位一方面被事业单位登记部门认定为事业单位法人,一方面又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企业法人的“双重法人”现象,应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95.
高职院校校名英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英文校名进行分析,并试图从“翻译单位”和“零翻译”的视角,用实证对比的方法,借鉴英美等国类似的校名,对我国高职院校英文校名的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
论循环经济的法制障碍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俊然 《河北法学》2005,23(10):64-69
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法律应该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还存在与循环经济理念不相适应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障碍。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本质以及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创新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透视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考察东北亚合作机制化的经济基础,同时分析区域内贸易具体特征作用于制度化合作的相关机制,有助于探寻东北亚区域合作滞后的深层原因。东北亚目前区域经济关联下各国的分散化利益诉求,很难在统一的制度性框架内实现。区域内贸易增长机制的生产—消费双重困境,又使区外力量必然成为干扰东北亚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加强区域合作、进而扩大区内国家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可能成为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略论司法鉴定中四项制度的完善——以审判实践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是确保诉讼证据真实、合法、有效的重要手段,是诉讼科学化的客观需要,在诉讼过程中起着辅助实现司法公正、高效和权威的积极作用。然而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面临鉴定人出庭率低、鉴定期限长、鉴定收费尚需规范、司法鉴定技术受限等客观问题。对此,除法院应作自身的改革之外,还需要统一鉴定法律依据,鉴定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统一鉴定标准,密切与法院的配合。  相似文献   
99.
我国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已实施10年,在医改背景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构成、内容和实施现状,指出该制度在法律基础、分类方法、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规范的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
Even if competitive markets have shown themselves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organizational form for creat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question of how they can avoid destructive influence from agents with opportunistic motives remains unresolved.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have argued that to be efficient, markets need to be embedded in a set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Because such institutions will in the long run make all market agents better off, they are labeled efficient institutions. Contrary to what is argued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t is unlikely that such institutions will be created endogenously by market agents because the institutions are to be understood as genuine public goods. Moreover, if such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we should expect market agents to face a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 when sustaining them, leading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f left to themselves, markets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inherently self‐destru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