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王亚明 《唯实》2008,1(2):65-69
中西方在纠纷解决上存在着不同的机理,主要表现在纠纷解决观念、纠纷解决价值、纠纷解决模式、纠纷解决的文化特质等方面,通过对两种不同纠纷解决机理形成原因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中西方不同的纠纷解决机理。  相似文献   
92.
宪政和政府法治是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宪政对法治、人权、自由、平等的内在追求要求政府应当实现政府法治。所以在宪政视野下的政府法治就有其特殊的内涵,只有明确并处理好政府的行政权与个人的公民权等一系列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加快各种相关制度的建设,我国的法治政府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3.
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在我国有其历史传统。它是熟人社会的要求.国家法与民间法契合的产物,无为而治思想引导的结果,也是诉讼成本高昂、调查取证困难、司法对秩序控制的必然结果,诉调对接传统对当代法治秩序构建有启发意义,表明法治不是解决纠纷的最佳手段.解决纠纷必须关注文化传统,纠纷解决方式是演变的结果,非刻意的主观设计。  相似文献   
94.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较为突出,法制现代化西方化范式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出现很多矛盾,不利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律权威的树立,因此反思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5.
司法责任制有两种含义、三种制度形态。我国现行司法责任追责机制存在追责事项不统一、追责机制不完善、追责内容不公开等问题。在司法责任追究上,要贯彻宽严相济、程序正当、团队分工、符合司法伦理原则。我国司法追责及惩戒机制的完善应从六个方面开展:追责事由明细化,追责渠道系统化,追责程序科学化,追责结果多元化,追责机制运行公开化,法官权益保障协同化。  相似文献   
96.
陪审制度主要有两种不同模式,即陪审团模式和参审制模式.两种模式在制度运作、审理范围和审理成本、文化传统上有很大的不同,对我国来说,借鉴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的优点,克服参审制的弊端,可以从九个方面借鉴域外的陪审制度,进一步推进庭审的实质化,发挥陪审制度的民主、监督、人道功能,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97.
王亚明 《工友》2007,(1):44-45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施工指挥部自1992年进三峡施工以来,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取得成效。在三峡一、二期工程施工中,成功实施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大江和导流明渠两次截流,圆满完成了右岸一期土石围堰工程、纵向混凝土围堰及导流明渠工程、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工程、二期厂坝工程、永久船闸金结机电安装及调试工程、茅坪溪防护大坝等项目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98.
南京市建邺区法院民庭法官金立安“制造”了江苏省第1份带有“法官后语”的判决书,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其买这已不是新鲜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从1996年6月开始,在1份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的第二审民事判决书上,首次附设“法官后语”,然后有选择地在二审、再审民、刑案件裁判文书中试行。而建邺区法院附设“法官后语”的判决书则是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案情如下:  相似文献   
99.
王亚明  吴建生 《唯实》2010,(3):66-69
目前民事执行裁决权在配置中仍存在着执行裁决裁量权较大;执行人员难以适应专业化裁判的要求;不利于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和审判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为此,应首先明确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的权能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增设执行裁判庭,将执行裁决案件与案外人异议之诉集中到一个部门审理,建立完整的执行裁决机制,重新设立执行事务局,行使执行实施权。  相似文献   
100.
汪敏  王亚明 《唯实》2012,(8):116-121
审判公开的例外规定,既有法律上的,也有政策上的。各国对审判公开的例外规定主要是对各种权益进行价值考量的结果。应对我国的审判公开做法进行反思、改进,以利于法治进步和审判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