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的报告题目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我曾经用这个题目讲了话。大家知道,“五四”远动有两个著名的口号,叫作科学和民主。对这两个口号怎样理解,是可以讨论、研究的,在会上我看到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现在已经积累起很多的实践资料和理论资料,因为十月革命到现在世界上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从井冈山算起也有五十年了,从井冈山那个时候就有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就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分、因素。这就积累起丰富的实践资料。理论资料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呢?从马克思、恩格斯算起是一种算法。不过也可以更提前些,因为象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  相似文献   
4.
大约两天后,又改好了新一稿,这一稿一共讲了四个问题。邓小平约耀邦和我等起草人员作第三次谈话。他先肯定讲四个问题基本可以,要求在开头或者中间讲一点重点转移问题,并说,这是一个主要的方针,是个大前提,是总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于光远 《理论参考》2008,(12):52-55
不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深刻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种对历史对后人极不负责的态度。我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作为这次历史转折的见证人,我觉得应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当时以及现在的想法写下来。  相似文献   
6.
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的一个主要的内容,在这个文件中论及这个问题的文字有: (一)在前言部分指出:这个文件的制定的根据之一是“我国全面改革发展的要求……” (二)文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拔乱反正的胜利和全面改革的展开,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对这种进展作了归纳。 (四)“精神文明建设在许多方面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和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谈谈“发展是硬道理”的道理─—是哲学基本原理也是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于光远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邓小平正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一路上发表了许许多多重要的谈话。他的这些谈话,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历史性的作用。这些谈话很快就整理成《...  相似文献   
8.
周 培源基金会来函告我 ,他们与宜兴市政协合作收集关于培源师的有关历史资料 ,并征集培源师亲笔信、题字等。我记得家中保存有培源师的一些资料 ,原以为很难找出 ,没有想到并没有花特别大的气力便找到两种4件。我真高兴。在准备向基金会送出它们的复制件之前 ,我想写这样一篇  相似文献   
9.
1998年广州有一个研究机构 准备召开关于广州会议的研讨会。建国以来在广州举行的重要会议很多,他们想讨论的是1962年举行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的那一次。 其实那一次不是开一个会议,而是有两个会议几乎在同一个时间──1962年二三月间、同一个城市──广州举行。这两个会议,一个是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主要讨论 1962-1971年自然科学和技术十年发展远景规划;另一个是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聂荣臻副总理到会,聂荣臻副总理主持…  相似文献   
10.
忆杨学诚     
我一直想写一篇追忆杨学诚的文章。杨学诚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他是我的清华同学,而且都是物理系的。他比我低两个年级,却同时进校。1934年他是一年级新生,我是三年级的转学生。当时清华物理系有这样一种状况,由于试验设备等限制,如果一年级新生有四五十人,二年级就只留十来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